九正建材网资讯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日期:2015-12-25 11:36:3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电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3%、25%和14%左右。

做好明年工作的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强管理、减负担相结合,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军民深度融合和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强化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

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电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3%、25%和14%左右。

1 狠抓供给质量和效率,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运行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狠抓供给质量和效率,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运行。

一、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多采用后补助、股权投资等方式,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提高投资有效性。选择一批城市和大型企业开展产融结合试点。

二、实施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和钢铁企业搬迁改造、有色金属企业退城入园等重大工程。积极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等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等要素投向,谋划推出一批重大项目。

三、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智能硬件等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节能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以食品、工业消费品为重点,推广质量**经验。

五、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促进绿色建材钢结构铝型材扩大使用。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

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落实好已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出台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充电设施建设奖补等重大政策。

七、启动农业机械装备、船舶配套自主化、重大应急装备和产品等专项行动,实施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船用低速机创新等工程专项,开展光伏储能一体化应用示范。

八、深入开展“大运行、大平台、大服务、大提升”工作,健全工业运行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机制,密切跟踪重点行业、地区情况,做好监测分析、运行协调和企业服务。指导地方加大财政引导和支持力度,形成中央和地方的合力,协同推进重大工程项目。

2 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一、制定实施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重点行业分业施策专项方案,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转型转产、扭亏增盈。

二、抓紧制定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协调出台扶持措施,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妥善安置好职工,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

三、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严控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查处顶风审批扩能。

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重要环节,实施一批重大改造项目和示范工程。

五、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发布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制定重点区域产业转移指南。实施京津冀化工企业搬迁专项。继续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六、加强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建设国际合作工业园、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

七、落实中央有关决定,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进一步做好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定点扶贫工作,加大特色产业帮扶和贫困村信息化推进力度。

3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高端制造业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高端制造业。

一、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开展城市试点示范,逐步向重点地区、园区推广。完善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机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基础大数据平台和任务落实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成创新共同体,分领域启动创新中心试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年内争取建成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突破行动和应用计划,组织示范项目,集中解决30~50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发布2016年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布局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

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组织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实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尽快启动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专项。适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需要,支持专业机构承担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管理任务。

五、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应用市场。扩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政策覆盖面,推动组建若干重大装备租赁公司。研究建立新材料、关键零部件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偿机制。

六、强化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推进两化融合、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开展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进行动。

七、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出台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国防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办法,推进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实验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服务。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制发年度“军转民”和“民参军”目录,继续开展军民通用标准建设试点。完善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4 瞄准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瞄准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一、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五大关键装备创新应用。搭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启动40个标准试验验证项目。推进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建设。

二、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启动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食品等行业分类推广智能矿山、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

三、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指导编制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加快信息物理系统应用测试验证平台建设,开展行业应用示范。

四、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研制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和路线图,制定发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指导意见,新增300家通过体系评定的企业。

五、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支撑能力。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研究制定传感器发展行动计划。加快5G关键技术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重点布局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

六、积极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一批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产业集聚区。

七、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制定工业信息安全政策、标准,开展工控系统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在石化、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试点。

5 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

一、着力改善政策环境。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机制作用,全面梳理、评估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尽快投入运营,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二、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互联网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试点。

三、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一批智慧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支持构建“创客中国”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实施大企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推广工程。加大创新资源供给,推进“芯火”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化机构。

四、加快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运用技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项目。继续推进重点城市创新转型试点。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

五、深入推动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督促各地各部门2016年底前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执法检查、行政罚款等各类项目清单。

六、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展工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试点示范。

6 实施宽带网络提速降费行动,推进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宽带网络提速降费行动,推进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

一、制定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和提速降费年度行动方案。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全光网络建设和4G发展,力争2016年基本实现所有设区城市光纤网络全覆盖,20M以上高速宽带用户比例超过50%,4G用户达到6亿户。继续促进有效竞争,提升服务质量,简化资费结构,降低资费水平。

二、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试点,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深度合作共享,实现1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和2万个行政村光纤化升级改造。继续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落实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工作。

三、组织落实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稳步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开展5G技术试验和商用牌照发放前期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宽带扩容,探索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试点,2016年实现骨干网互联带宽再扩容500G。

四、积极稳妥推进电信领域开放发展。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政策,深化宽带接入市场开放试点。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强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实施共建东非信息高速公路项目。推动将TD-LTE纳入“走出去”部际协调机制,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

五、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制订总体方案、标准体系框架及推进策略。推动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六、科学配置与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做好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国内外协调。规范无线电台站设置和使用,严厉打击“伪基站”、“黑广播”、卫星电视干扰器等违法设台行为。

7 加强互联网行业管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行业管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一、推动尽快出台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抓好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实施,发布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管理办法。强化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加大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违规行为的接入企业的处罚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

二、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用户权益保护。深入开展不良网络信息和网络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网站安全专项整治、打击治理通讯信息诈骗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骚扰电话、不明扣费、恶意吸费、不良网络信息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继续推进携号转网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电信和互联网等企业经营和竞争行为。探索建立互联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制定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安全检测、预置应用软件管理和移动应用商店的网络安全监管,加大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四、深化基础电信企业安全责任考核。修订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建立行业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开展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出台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意见。

五、深入推进网络管控技术体系建设,提升网络设施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8 加强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苗圩在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精心编制工业通信业领域“十三五”规划。

二、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积极稳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扎实推进电信业放开竞争性业务试点。

三、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制度,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

四、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坚持依法行政。突出抓好无线电管理条例、电信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稀有金属管理条例等的制修订及宣贯。

五、务实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紧建立重点项目库,支持企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产业园区为重点,有序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合作。充分发挥多边双边交流合作机制作用,深化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小企业、核与航天等领域合作。

六、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围绕创新驱动、激活存量和绿色发展,聚焦补齐短板、鼓励竞争,推动产业政策加快向普惠性、功能性、结构性转变。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加强行业自律。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