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身劣迹,还说别人是贼,**终只能吃官司。近来,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就上演了“贼喊捉贼”吃官司的一幕。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迄今**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时隔不久,指控方欧盟又变成了被告方。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对华“双反”于欧盟不利
欧盟是世界上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其中,针对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规模**大。9月6日欧盟发起的针对我国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13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正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期间肯定会遇到各种贸易争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微博)对本报记者说,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过程中,光伏产业是排头兵。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大,技术、价格都有竞争力,别人没遇到的问题自己都要先遇到。
据了解,欧盟市场是各国光伏企业争相抢夺的阵地,为了将有价格和技术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踢出该市场,7月24日,德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之后,更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直袭中国企业。
欧盟自以为通过“双反”可以打败中国对手,但在巴黎**大学经济学院学者赵永升看来,此举只会害了欧盟自己。赵永升指出,从经营与就业而言,由于中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从欧盟和美国进口,制造光伏板的机器也主要购自德国和法国,所以中欧之间在该行业上形成利益盘根错节的“产业链”。一旦“双反”,该产业链上的欧盟企业将失去它们的**大客户,同时会失去低廉的中国光伏组件,欧盟电站运营商的投资和建设成本必定飙升。目前欧盟与中国太阳能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已达到近30万个,“双反”将丢失这些岗位。
无视自身对光伏产业补贴
在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大挑毛病之时,却对自身问题视而不见。据了解,欧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零部件原产于欧盟国家或欧洲经济区国家,该项目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定金额或比例的上网电价补贴。与此规定有关的主要涉案国为意大利和希腊,这两个国家的光伏项目或将得到欧盟10%以上的额外上网电价补贴。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方认为,欧盟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协定关于国民待遇和**惠国待遇的规定,构成了世贸组织协定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并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国政府有权利也有责任为本国光伏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欧盟是选择性失明,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总是拿放大镜看别人的问题。”白明说,希腊、意大利进口替代补贴一直存在,这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定,中国告他们是合理的,不完全是对他们“双反”而进行的报复。
沈丹阳指出,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有利于解决全人类面临的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各国应当着眼长远,加强产业合作,开放国际贸易,而不应出于短期利益需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应主动采取反制措施
如今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引发竞争对手之间频发贸易战。专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一定要主动采取反制措施。
“前一阵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你不创造良好气氛,我们也只能公事公办,对你们进行反制。”白明说。
白明指出,我国商务部前几日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现在又对进口替代补贴问题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这些动作形成一套反制组合拳,告诉欧盟,光看别人毛病不检查自己问题是要付出代价的。
白明说,不应诉、不反制,我们肯定要输,而主动应诉并进行反制还有可能赢。据了解,本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主动起诉的第11起案件,在此前的中国诉美钢铁保障措施案、中国诉美四项双反措施案、中国诉欧盟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等案件中,中方都取得了胜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他调查我们,我们肯定也要调查他们,这是应对贸易战的一种正常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