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安信还是达芬奇,都是一些**的大品牌,虽然品牌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品牌形象的倒掉瞬间就会发生。”日前召开的中国首届木门产业链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建材部品行业出现的部分负面新闻,也从侧面折射出行业面临的一些困境。如当前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带来的市场波动,品牌营销模式的转变,甚至标准化、模数化等都需要深刻思考。
而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的观点是:“在房地产政策未见松动的大环境下,2012年的全国建材家居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各企业应及早做好御寒准备。”
面临转型
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显示,2012年1月该数据为85.74,同比下降了15.13%,环比下降了18.90%。
“我国建材家居市场与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息息相关的。”秦占学表示,去年国房景气指数7月份出现一个小高点,其它时间几乎一路下跌,12月份滑至全年**低点。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进入2012年,BHI延续去年年底的下行趋势,持续走低。
秦占学认为,2012年建材行业困难较大,“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力度不会放松,在降价的预期下,刚性需求很难较大释放,使建材家居卖场竞争日趋激烈。拼价格,使商户利润减薄,拼服务,使卖家成本增高。”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钱小瑜认为,建材行业将普遍面对三大风险: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伙伴的经济恶化可能导致出口需求减弱;二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深入,销售价格下降;三是物价的上涨,成本控制更难。
“具体细分到行业来看,木门行业处于旺盛的发展期,但是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还刚刚起步,行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生产效率不够高,设计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还不稳定等等问题。”钱小瑜说。
业内专家指出,对企业来说,和房地产业一样,建材业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进行低成本扩张的时代已经终结。下一个时代要面临的经济发展期是全球化资源整合,同时面临信息时代,整个企业的管理方式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过去我们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主要是通过预测来制订生产计划,接下来企业面临的将是精细的智能化管理、复杂的精细活动。
文林峰则表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建材业需以产业化发展为引导,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让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肯定不能固守原来的传统的产品模式。而安信事件给建材业和主管部门的启示则是,质量是产品的根本,需尽快建立建材的终身责任制。
重心下移
追随房地产业向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转移,是建材业目前发展的趋势之一。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介绍说,进入 21世纪以后,沿海各大城市是经济发展主战场,随后的第二、第三个10年主战场将在二、三线城市。他推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中应该有 35%~40%住在二、三线城市,包括副省级城市在内的这些城市大有发展前景。“如果中国具备了500座到600座80到100万人口的城市,把4.5亿到5亿人装到这里,中国的城市化才有一个基本合理的城市结构,才有一个和农村协调发展的相互衔接的城镇化体制。”陈淮说。
钱小瑜也表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在给上下游产业不断地创造需求,接下来二三十年内,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小城镇将成为建材业的**主要市场。另外,2011年销售的11亿平方米住房中,中西部地区占到约6成,增速**快的是中部地区,价格同比增长**快也是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和西部将是未来开发的新的战场。钱小瑜说:“二、三线城市现在需求还是比较强劲的,建材企业的销售渠道要整体下移。一线城市市场扩张的步伐可能要逐步放缓,同时区域经济开发会刺激建材的需求。”
而以木门产业为例,钱小瑜分析说,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时期,同时销售市场需求比较分散,所以中低档的产品可能发展空间比较大。此外,农村市场的潜力巨大,我国的农村人口大概在2亿户左右,而建材下乡的相关调查显示,10%的农村住户需要兴建住房。“从去年的人均收入比较来看,城市人口平均收入超过2万元,农村人口平均收入不到7000元,但农村人口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快过城镇的,未来富裕家庭的增长速度也是快过城镇的,农村市场将会给建材企业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钱小瑜说。
保障房机遇
“2012年大力增加商品房供应,扩大有效供给。增加说的是速度,扩大说的是规模。所以2012年是实际住房需求的供给以及建设对包括门、水泥、玻璃、钢材等建材需求的大年,不是小年。”陈淮说,“所以就要看企业是不是能抓住这样的机遇。”
保障房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其中2010年新开工590万套,2011年则是1000万套,2012年也有700万套。“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近几年,商品住宅每年的竣工面积大概在600万套到 800万套,也就是说这一两年来保障房的建设规模要超过过去全社会所有的资金、人力、物力建设的商品房的量,市场的商机也是非常大的。”文林峰补充到。
事实上,抓住保障房发展契机,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结构和营销战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文林峰指出:“保障房对建材产品要求不一样,和商品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关键的几个方面要求,即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延长产品链,从产品结构上进行结构的调整,高端的商品房受到调控向中低端类的产品转移消化。营销方式也是从 B2C向B2B转变。”
在保障房建设的大潮中,已经有一些企业尝到甜头。据文林峰介绍,以山东力诺瑞特为例,其生产的太阳能相关产品全面转向保障房领域,一年内销售额从1亿元迅速扩展到28亿元。虽属个例,但反映出保障房领域的巨大市场吸引力。而通过和施工企业的紧密结合,**保障房的生产线的设立,上述企业改变了产品的结构,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价格微调,即受到合作商的欢迎。而据了解,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博洛尼也在与万科进行接触,试图进入保障房领域。
而去年设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也为建材部品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全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单位优先从采购平台里选购他们需要的建材产品。文林峰指出,平台提供了公开透明的选材机制,产品要求也不复杂,只要质量过关,能够提供保障房适合的承诺价格。“这个采购平台覆盖了建材相关五大方面,用户不光是建材企业,也包括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建材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把各方面的标准、规范做好,也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文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