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产调控将使钢结构公司在成本端受益。地产调控使钢价稳中有降,使钢结构公司在成本端受益。本轮地产调控很可能导致地产销量的下滑,进而导致地产开发商补库存意愿不足并进一步导致新开工下滑,抑制钢铁需求,从而使钢价难以上涨(市场原先预期铁矿石价格上涨将推动钢价实现成本推动型上涨),甚至出现下滑。而钢材价格的稳定甚至是下滑,保障了钢结构企业的毛利率。
受收入确认等因素的影响,毛利率的波动一般滞后于钢价变动半年左右。建筑钢结构公司的毛利率与钢价负相关,企业的成本中约有60%~70%是钢材。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周期较短,通常签订闭口合同,项目毛利率随原材料价格的起伏波动较大,钢价上涨,建筑钢构企业毛利率将有所下降;反之则上涨。
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一般认为,轻钢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但主要上市公司报表显示,轻钢工程的毛利率并不低于重钢和空间大跨度钢,这可能是由于轻钢业务周转快(轻钢平均施工周期3~6个月,而重钢施工周期1年)、占用资金较少的原因。在轻钢 和重钢 (含空间大跨度钢)两个领域,我国的市场竞争状况截然不同。轻钢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进入者较多,全国有资质的钢结构施工企业共有3000多家,都具有轻钢工程施工能力。
比之轻钢结构,重钢和空间钢结构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门槛相对较高,具体表现为:重钢和空间钢结构一般属于特种建筑需求,单体结构的不可复制性强,因此要求公司有较强的设计、调试、施工能力;重钢和空间钢项目投资额较大,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要求高,因此招标方对承接商的资质和历史业绩非常看重,要求承接商有一级以上的钢结构建筑 施工资质,以及优秀的过往业绩记录,没有历史业绩的公司很难获得大的项目订单;重钢、空间钢建筑设计多样化、复杂化,要求企业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新设计方法、新装备技术、新工艺、新施工方法,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美国市场的发展历史看,钢构行业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集中度不断提高。经过多次收购和重组,目前近半数的MBMA(美国金属建筑制造商协会)会员属于NCI,Nucor,BlueScope这3大厂商集团。业内人士认为,钢构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重钢领域资质瓶颈形成强者恒强格局。对空间钢重钢结构建筑,总承包商要求承接商拥有一级建筑资质和优秀的过往项目业绩,因此形成有优秀项目积累的企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钢结构产品具有运输半径,进行全国性布局的企业能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钢结构产品重量、体积都较大,远途运输会带来很高的运输成本。据统计,钢结构加工点的经济运输半径在700~1000公里,因此进行全国性布局的**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
参与竞争的主要是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业界前十家,**企业将强者恒强。其中,精工钢构 、杭萧钢构 、东南网架等三大上市公司分列前三,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各具特色,较高的行业壁垒使我国钢构行业整体集中度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使重钢和空间钢领域处于垄断竞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