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3254.35亿元,同比增长12.6%;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879.4亿元,增长42.5%,增幅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3254.35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在全国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我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果来之不易。”7月21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进行了发布。
新闻发言人侯正平表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在保质保量中保持平稳较快的运行态势。
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8.85亿元、2020.87亿元和1144.63亿元,增长4.2%、13.4%和12.0%。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幅同比分别加快6.8和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夏粮喜获丰收,单产有望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全省夏粮总产259万吨,增长16%,有望创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
工业生产小幅波动,总体呈现平稳发展势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17.8%,增幅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但总体呈现低开高走、平稳回升的发展势头。其中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总量扩张速度放慢。上半年煤、焦、冶、电四大主导传统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32.0亿元,增长19.1%,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在全省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服务业发展力度加大。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144.63亿元,增长12.0%,增速同比加快0.4个百分点。旅游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累计完成旅游总收入363.5亿元,增长25%。
投资消费关系进一步改善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快速增长,形成逐月走高的发展态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9.9亿元,同比增长23.4%,增幅同比加快6.7个百分点。
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9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幅同比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59.6亿元,增长26.5%,增幅同比加快两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差缩小为3.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三、一、二”投资趋势更加明显,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9.1亿元、627亿元和413.5亿元,增长44.0%、14.9%和46.1%,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幅明显高出了第二产业。同时政府支持发展的行业的投资明显加快。上半年高耗能的6大传统行业完成投资446.4亿元,同比增长13.6%;煤化工业、材料工业、医药工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行业等新兴产业投资完成179.3亿元,增长47.9%。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企业实现利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879.4亿元,增长42.5%,增幅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448.2亿元,增长46.1%。增幅同比提高19.7个百分点。
前5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润265.8亿元,同比增长50.36%;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07.5%,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9.1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18.3元,增长24.6%。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9.2%,但消费价格涨幅从4月份开始连续出现回落。
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总量扩张速度放慢。上半年煤、焦、冶、电四大主导传统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32.0亿元,增长19.1%,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看,上半年原煤、焦炭、生铁、钢、钢材、原铝、电力产量分别增长13.3%、3.8%、3.1%、5.3%、4.5%、-4.2%和8.2%,除煤炭外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