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承德市在营子区召开全市节能减排暨淘汰落后产能现场会。市长张古江宣布承德铜兴公司55立方米高炉拆除令,拉开了承德市今年节能减排攻坚战的帷幕。随后张古江启动了爆破电钮,位于兴隆县北营房的燕山水泥有限公司8.8万吨立窑轰然倒地化为废墟,这也成为承德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第一爆”。
市长张古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立民,副市长李维,市政协副主席贾珍山,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陈庆武、市政府秘书长王学出席现场会。各县区主管节能减排工作的副县区长、工促局或发改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有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了现场会。
宋立民发表讲话。李维主持现场会。兴隆县政府、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兴隆县燕山水泥有限公司在现场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在燕山水泥有限公司的8.8万吨立窑被爆破拆除的同时,铜兴矿业公司炼铁厂55立方米的炼铁高炉上,工人们正在用气焊切割拆除高炉。据承德铜兴矿业公司负责人介绍,铜兴矿业公司是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于一体的联合企业。这座55立方米炼铁高炉是199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当时,炼铁炉普遍没有脱硫设施,对空气的污染比较大。2005年炼铁厂主动停产。近期,按承德市政府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公司成立了高炉拆解领导小组,并现场勘察制定拆除方案。铜兴矿业公司负责人说,高炉及其辅助设施拆除干净后,公司谋划在炼铁厂原地建一个铜业加工项目。燕山水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同样表示,要积极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宋立民在讲话中指出,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护好生态环境,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必须要抓好、抓实、抓牢。按照省政府下达的目标,我市“十一五”时期万元GDP能耗要下降2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分别消减16%和18%。全市节能减排形势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节能减排任务已成为刚性约束指标,而且是必须完成,拒绝理由。对此,各县区、各部门和企业必须清醒认识、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切实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节能减排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确保各项措施尽快到位,取得实效,全力以赴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宋立民说,距离“十一五”规划到期不足三年时间,全市节能减排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没有任何退路。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决战2008、赢得拐点、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各县区作为当地节能减排的责任主体,要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促着一级办,全力抓好“方案”的实施工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协调联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各企业作为落实节能减排任务的实施主体,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把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每条生产线、每个排污口上。
宋立民强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优化产业结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今年我市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35家,全部按期淘汰后,可少用标准煤13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1.13万吨,可完成5%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二氧化硫减排2.85万吨,可完成4%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今天,铜兴矿业和燕山水泥两家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做出拆除决定,积极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仅为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我市其它关停企业做出了表率。各相关企业要以之为榜样,加大资金、技术、人员的投入,尽快落实今年确定的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或采取停电、停水等相关措施甚至关停;对于违法案件,要坚决处理,决不手软。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努力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相关企业要妥善安排好职工转岗培训、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