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枫看来,技术创新是太阳能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而如果让太阳能产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必须瞄准市场搞创新。“2009年,神州光电根据市场需求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申请了7个专利,其中5个已经取得专利受理通知书,有2个专利产品当年投入生产,当年产生效益。今年,我们还将申请10—15个专利。”
国内市场为何难打开?
产品上了世博后,神州光电立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企业的订单也源源不断,但是大多是法国、美国、巴西等国家,国内订单寥寥无几。这让对太阳能产品应用有着无限憧憬的赵枫常常黯然伤神。
“这次西南大旱,我们就设计了一批给旱区用的深井太阳能抽水棒,干旱地区整天艳阳高照,而且那些地方比较贫困,往往有的时候电力都达不到,即使打了井,井里面有了水,但是没有电也抽不上来,所以我们设计的这些产品,就能为灾区的老百姓解决一些这方面的困难,只要有太阳,抽水泵就自动抽水。再比如,山体隧道的照明,也完全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来解决,通过我们的设计,既能美化环境,又节能环保……” “有了色彩以后,太阳电池在各种建筑里面都可以运用,建筑师们也更加愿意来使用它。”为加强人们对太阳能产品应用前景的认识,赵枫还提出了光伏环境一体化的全新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太阳能产品不仅可以用在建筑物上,而且还可以用在园林、绿化带、风景区、桥梁、农田灌溉甚至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上面,大大拓展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市场。
他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国家有关政策尚不明晰,特别是缺乏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的政策,造成商业化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太阳能发电项目还存在认识误区,对太阳能发电还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心理和偏见,从而造成太阳能产品无法大面积推广,进而又造成了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