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富思特:发动中国涂料业**大的民族品牌并购案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9-11-29 12:40:56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2008年12月,富思特以1亿元收购了红狮全部资产,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涂料业**大的民族品牌并购案。4月初的北京,已有夏日

    2008年12月,富思特以1亿元收购了红狮全部资产,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涂料业**大的民族品牌并购案。  

    4月初的北京,已有夏日气息。在位于北京方庄一座醒目的蓝色大楼里,见到了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祥恩。此时距2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富思特并购红狮新闻发布会”已经过去月余,但当话题谈及这项国内涂料领域民族品牌之间迄今为止**大的并购时,郭祥恩的语气里仍难掩激昂。面对突如其来的硬仗,富思特应对得极为漂亮,这个仅有14年历史却一口吞掉“200岁前辈”的公司因此声名大噪。

   “快鱼吃慢鱼” 式并购

    尽管是中国建筑涂料行业的前3强,但对并购像红狮这样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富思特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想过。

    “红狮是国内涂料行业为数不多的民族品牌,经营不善,处于亏损。直到他们的员工到富思特来应聘,我们才知道它要卖了。”郭祥恩说。2008年12月,富思特以1亿元收购了红狮全部资产。作出如此重大决定,董事长郭祥恩只用了1天的时间。

    “得到确切消息之后我立刻到红狮厂区转了一圈,马上决定收购。第二天500万定金到位,和红狮的谈判用了2个月时间,剩余款项筹措用了2个月,完成公司变更一共就这些时间。”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涂料业**大的民族品牌并购案。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不利形势下,发自北京工业领域的这一强音,引发了业界、学界对中国民族品牌的广泛关注。

    老牌国企红狮,是一家大型综合性涂料生产企业。其**早源于清朝御用油漆工坊;1945年由傅作义将军改创为“奋斗油漆厂”;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新中国油漆厂”、“北京油漆厂”;1962年注册“红狮”商标,改名为北京红狮油漆厂。红狮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是亚洲**大的涂料生产基地,红狮品牌连续多次荣获北京市**商标称号,并成为“中国**”。其系列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章”,企业也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涂料业综合实力第1名,连续3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但这一历史悠久、辉煌一时的品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随后开始了“合资”、“改制”、“重组”之旅。

    富思特是一家成立于1995年的民营涂料企业,主要致力于建筑涂料和建筑节能的研发、生产和经营。作为行业后起之秀,富思特发展迅猛,制定起草了多项建筑涂料和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一度成为业务领军企业。但与红狮的光辉历史和在国内外业界的名气相比,富思特还难望其项背。

    业内不少人得知富思特收购红狮的消息后,称之为“蛇吞象”。但郭祥恩更正道:“我认为用‘快鱼吃慢鱼’来形容更确切些。”

    “一家只有14年历史的公司能够把一个百年**整合好吗?”面对业界的质疑,郭祥恩胸有成竹地回应道:“经过几个月的整合,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说,这笔并购是成功的!”这样的底气并非空穴来风,尽管红狮处于亏损状态,但其超过1亿元的净资产,使它在国内拥有相当高的品牌价值,此外它还具备完整的研发队伍。这些都是富思特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敢于收购红狮的原因。

    富思特收购红狮之后,计划使红狮油漆回归到生产经营油漆涂料的主业上来;同时,经过产品换代和技术改造,推动环保和节能的技术进步,力争3年实现上市。

   学习型企业的成长路径

    红狮收购大战如今已尘埃落定,能从国内外多家颇具实力的企业当中脱颖而出,富思特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的故事也渐渐为人所关注。面对业内啧啧称奇的赞誉,郭祥恩的回答简单明了:“我们靠的是实力和诚意。”

    涉足涂料行业14年,郭祥恩几经起伏,从**早的涂料推销员,到后来做代理商,再到筹建工厂。郭祥恩和太太白手起家,从“夫妻店”发展成为如今的规模。

    郭祥恩称自己是公司的“精神领袖”,太太则是“听话好用的学习型人才”——公司需要财务人员,她就考会计师证,后来转管人事,她又考了人力资源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接手红狮以后,她担任法人,又去考了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应资质。

    员工戏称郭祥恩的太太是“超级绿叶”,但郭祥恩心中有数,夫妻搭档必须主次分明,公司里只能有一面旗帜,他是当仁不让的“旗手”。

    学习型企业成为了富思特贯彻始终的文化理念,郭祥恩在14年的经营中不断强调这一点。

    1998年前后,涂料业整体环境不利,富思特一度陷入困境,投入的1000万元资金消耗得所剩无几。郭祥恩开出了200万元的价格打算卖掉公司。“打算卖个200万交给老婆,我去给别人打工。” 但即便这样的低价也没有人敢接手——外行不敢介入,内行自顾不暇,谁也不愿意接下这个烂摊子。

    那时,郭祥恩总结出了管理学中**基本的原则——“大数怕减,小数怕加”。投入的资金这儿用一点那儿用一点,像抽丝一样,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倘若在日常管理中这儿省一点那儿省一点,积攒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在此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利,类似的总结一直在进行。

    几经风雨,富思特终于在涂料行业中站住了脚。郭祥恩开始涉足其他行业——房地产、酒业、装饰公司、科技公司、化工产业,名片上的头衔一下子多了起来。风光的外表下,郭祥恩很快发现自己成了到处救火的“消防队长”,精力分散导致焦头烂额。他立刻总结经验,调转船头。从2004年起,逐步关闭收缩,把精力集中到“老本行”上,还在2005年去清华读了1年的书。

    此番学习使得富思特的文化战略更加明确,这一年也成为富思特发展**为迅速的一个年头。由郭祥恩主抓的各类培训成为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购红狮之后,郭祥恩**时间赴红狮给老员工上了3个整天的课,帮大家树立信心、统一思想。

    “做企业有时损失是无形的,特别是像并购这种情况,弄不好就会遭遇抵制,一旦产生不配合情绪,再去接管就面临很大困难。”曾有一位红狮的老员工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百感交集地说:“我们对红狮的感情很深,所以对这次并购寄予厚望。”这样的一句话印在了郭祥恩心上——运作得当,员工情感将成为巨大的力量,而一旦操控不慎,也将产生不利的连锁反应。

    郭祥恩亲自主持的这种被称为“互动会”的文化渗透形式,起到的效果十分明显。整个接管过程没有遇到任何抵制、损坏或冲突。“文化先行,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富思特式的并购攻略。

    文化是利器,但不可否认,文化也是把双刃剑。业内同行对富思特的研究学习从未停止,但真正“求得真经”者微乎其微。北京一家规模不小的涂料厂,把富思特当成**,亦步亦趋,拿着一张富思特的光盘反反复复组织员工观看。**后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员工越看越觉得富思特好,**后纷纷投奔他们而去。“学习不得要领,只懂皮毛,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郭祥恩感慨道。

1 2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