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白云山脉脚下的江高镇,亚洲**大的“橱柜王国”就坐落在此。1994年成立的欧派,是中国橱柜业的开创者。历经15年的发展,如今的欧派拥有新旧生产基地共达30万平方米,每年为20万个中外家庭提供**的现代化整体厨房。愿景上志存高远或者说野心勃勃,行动上纵深突破而一往无前,这**能诠释欧派的成长与壮大基因。可是在辉煌的背后,谁能想到,十多年前欧派董事长姚良松,曾在创业路上历尽坎坷、颠沛流离?
在日前亮相央视《对话》栏目“创业课堂”后,姚良松畅谈其创业之路。
◎企业家档案
广州欧派企业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8年辞去清闲的教书工作,下海承包酒楼生意失败,1989年,辗转流浪成都、上海、泉州、晋江,厦门、南京和西安等地,备尝人生之艰辛。1994年成功介入橱柜市场,创立欧派橱柜品牌。姚良松是“中国厨房革命”的倡导者,现代橱柜产业的领潮人,他所领导的欧派企业,培育了中国一个崭新的朝阳行业。目前,欧派拥有亚洲**大的橱柜生产基地;年产30万套的橱柜衣柜生产能力;1000多家专营商场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派获得了“中国名牌”及“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姚良松现任全国工商联橱柜专业委员会会长。
创业之初
穷则思变百战坎坷
记者:考上大学后,你就开始不断折腾小生意,比如卖报纸、出租书、卖皮包之类,是因为有天生创业冲动吗?
姚良松:当时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创业的料。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大学后期的1985年、1986年物价上涨,家里没钱寄来,勤工俭学完全是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动机,就是为了挣点钱补贴生活费。
记者:后来毕业分配到了江西景德镇一所中专技校当教员,有了固定工作好像也挺不安分的,教书之余还开饭馆?
姚良松: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当时均在念书,生活压力还是很大。我一个月工资才60多块,除去开支基本上没钱寄回家。在农村,长子如父,我大学毕业了,想赚钱供弟妹读书,就和一个同学(也在昌河飞机机械制造厂工作)凑钱租了个10多平方米的店,开了个小餐馆。
(旁白:由于准备不足,餐馆生意非常冷清。经营难以为继于是散伙,一算账每人亏本600多元。随后,姚良松又承包了当时景德镇四大饭店之一翠云饭店,被迫从单位离职。经营刚有起色时,一场经济危机令饭店再次陷入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