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昨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以运费价差为由对铁矿石长期协议价进行加价的做法。他并称,鼓励和支持中国钢企海外控股或参股铁矿资源,以提高中国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控制量,目标是将其在进口铁矿石中占比提升至60%以上。
据路透社消息,罗冰生在新闻会上称,当前今年国际铁矿石谈判还在继续进行,谈判出现了比较多的困难,供需双方意见分歧,中国钢协和企业强调两个谈判的基本原则: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定价机制应当得到尊重,不应违背价格谈判的工作机制;中国的钢铁企业反对任何专门针对中国的有歧视性的中国价格。
钢材上涨增通胀压力
「从这两个基本原则出发,中国钢协和企业过去和现在都反对用运费价差对铁矿石进行加价的任何做法,对坚持这么做的矿山企业将会受到中国钢企的抵制。」罗冰生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考虑到矿价上涨以及其他钢企成本上涨的因素,加上港口费用、国内税收等费用,初步计算,仅按照长期协议进口量为2.5-2.6亿吨铁矿石,受此影响的钢企成本将上升600-700亿元人民币。
他并称,钢企成本上升将推升钢材价格,但钢材价格上涨部分仍不足以全部抵销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必然将影响钢铁企业效益。另一方面,他强调,成本上涨将推动钢材出厂价格上涨,从而增加通胀压力。
铁矿砂价格上升65%
但他表示,如果今年中国钢材价格能保持当前水平,中国钢企利润将保持在去年利润增长47%的这个水平,或者甚至超过这个水平。
此前,新日本制铁先与铁矿石供应商确定,2008年协议矿价上涨65%,随后,中国宝钢集团今年2月亦声明,已与全球**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达成协议,同意2008年度铁矿砂价格上调65%,高质量的卡拉加斯粉矿则上涨71%。
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此前表示,当前已经达成的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65%-71%涨价幅度,并没有反映澳矿的成本优势以及海运费用方面的优势因素,因此公司有耐心等待与中方的谈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