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陶瓷制品真的比不上国外吗?来到距离展会不到一公里的北京**大的一家工艺美术商店,在这里看到,高档日用陶瓷商品的柜台大多被法国、英国、日本等进口产品所占据,销售人员说,目前能标以高价的国产陶瓷商品,普遍都是艺术品,而国产日用陶瓷产品即便不考虑关税等因素,也要比进口商品价格低很多。
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尽管2004年我国陶瓷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从单价看却比国外产品低很多。2004年我国日用陶瓷出口量为26.76万吨,出口总额24.89亿美元,平均每吨约合9300美元;而同期我国陶瓷进口量虽然只有0.63万吨,总额却达8187.3万美元,每吨约合12996美元;国产陶瓷价格比进口陶瓷价格**高相差四成。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是平均每件只能卖到0.2美元,价格仅为英国、日本等国产品的1/7。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因为我们有相当的产能做基础,数量规模就总体数量和总体规模这是**主要的竞争力,但是我们的这个售价,外汇和国内企业的所得,应该说是很低的。”
在英文里,陶瓷和我们的国家同名,都是“CHINA”,和丝绸、茶叶一样,瓷器曾是中国的象征。大约三百年前,景德镇人为提高陶瓷硬度和光洁度而发现的高岭土,被法国传教士介绍到欧洲,不仅给世界瓷器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促进了造纸、涂料、橡胶等行业的发展。那么陶瓷,我国这个一直以质高价贵名扬海外的产业,为什么如今却会遭遇卖不上价钱的尴尬呢?一种说法是,这源自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那时候的市场不开放,给了外国抢占市场的机会。可这完全都能归罪于历史吗?一直是中国瓷业象征的景德镇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