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23次南极科考队不久即将启程。近日,为了共同保护“世界**后一片净土”免受污染,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携手皇明太阳能集团召开主题为“为了南极蓝天白云———南极环保皇明行动”大型发布。会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签署了与皇明太阳能的正式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南极太阳能开发利用进入新历程。
据悉,此次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牵手皇明太阳能,展开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考察队员生活用热水问题,更主要的是它不依赖任何常规能源,不会产生影响南极环境的污染物,对南极环保可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可谓为从源头解决南极环保问题树立了样板。
据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介绍,未来,除与极地办在南极展开光热开发研究外,如果突破技术瓶颈,太阳能将会部分替代南极现用常规能源,实现无污染的光伏发电、照明等太阳能研究。
而业内人士则认为,双方合作的深入展开将不仅改变南极资源“有而不用,用而不精”的状态,使之在系统规划下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服务;还可借助南极这张具有号召力的“王牌”推动太阳能在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上的良性转变,进而提升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振涛指出,截至2005年,我国太阳能总保有量达到75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已占全球的70%以上,与此同时,整个产业每年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中国已成为世界**大的太阳能生产国和消费国。
而作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领航者———皇明10年推广量为1000万多平方米,2005年推广量达到200万平方米,比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可节约标准煤2300万吨,减排各类污染物净2300万吨,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环保价值,皇明太阳能都做出了表率。
据悉,此次皇明太阳能热水器用于南极,除了为科考队员提供生活方便外,
更长远的目标是提高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在抗寒、御风等方面的技术指标,抬高行业门槛,推动太阳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加速实现以太阳能为首的“G能源”替代的步伐。
“G能源”战略是指50年内实现G(green)能源替代战略目标,也就是在50年内完成可再生能源对常规能源全面替代,使人类社会迈入新的能源时代。作为这一战略的提出者和实践者,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雄心勃勃地为中国的“G能源”替代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近期替补”:即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25%,其中太阳能占12%;
“中期为主”:即到2040年替代55%,太阳能占25%;
“远期独有”:即到2060年后替代90%以上,太阳能占50%。
业内专家认为,这个时间表展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光明前景和以皇明太阳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实践G能源替代的必胜信心。
皇明太阳能一贯秉承“先好用,后好卖”的核心营销理念,不断在技术上进行创新超越,满足顾客需求,创造顾客满意。这一切之所以能实现就是依托于皇明太阳能构筑地坚实的“ODIC(零距离)技术战略”。这一战略要求企业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更要建立起能够实现前沿技术向大规模市场应用转化的配套体系。
而皇明ODIC技术战略的核心就是实现太阳能前沿技术与大规模商业应用之间的零距离,它包括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与国际社会投入的研发零距离;产品性能与世界水平实验室指标零距离;皇明与世界科研项目零距离;大规模生产与生产线改造、技术与商务运作零距离。
对此,行业资深人士指出,皇明太阳能不但构筑中国太阳能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而且推动中国太阳能产业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30年没有实现的梦想———建立起了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工业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商业推广提供了好的借鉴和学习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