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内黄陶瓷产业的崛起

来源:陶瓷信息 发布日期:2014-12-30 15:12:14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近年来,内黄陶瓷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并逐渐崭露头角,在全国陶瓷产业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赢得了“中原陶瓷产业基地”、“河南省承接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陶瓷,成为内黄一张闪光的名片。

近年来,内黄陶瓷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并逐渐崭露头角,在全国陶瓷产业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赢得了“中原陶瓷产业基地”、“河南省承接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陶瓷,成为内黄一张闪光的名片。

内黄陶瓷产业的发展始于2009年,仅仅5年时间,取得的成绩却备受瞩目。据内黄陶瓷产业园区提供的数据,内黄现有40多家陶瓷及配套企业,50条陶瓷生产线,年产瓷砖近2亿平方米,陶瓷餐具3000万件,卫生洁具200万件,成为中原陶瓷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内黄也因此在陶瓷行业声名鹊起。

缘起

内黄县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县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79万,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内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公元前198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和第三帝帝喾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具有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据资料显示,2008年的内黄,工业基础薄弱,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县域经济总量在河南省一直在低位徘徊。长期以来,尽管内黄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付出了极大努力,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却始终未能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内黄地上无山、地下无矿,自身积累不足,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借助外力,在招商引资上做文章,在工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上求突破。

而在此时,适逢国内陶瓷产业进行新一轮战略转移和布局调整,“南陶北上、东陶西进”如火如荼。内黄深刻认识到,发展陶瓷产业是实现工业振兴的难得机遇。经过认真分析,慎重研究,**终把目光投向了陶瓷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内黄县发展陶瓷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处于大广、京珠、范辉、安南4条高速构筑的大框架中心,万吨级晋豫鲁路铁路和6条省道贯穿县境,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当时,国内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地,在广阔的中部地区,还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基地的空白,使中部地区成为大型陶瓷企业竞相发展的区域。占领中原市场制高点已成为陶瓷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缘于此,“中原瓷都”的设想破茧而出。

速度

“一辆辆卡车呼啸着卷土而过,大片被圈起来的土地上到处是人,数十辆挖掘机在不同的施工现场轰鸣,楼房、厂房在迅速地长高、扩大,在卷着漫天沙土的春风中颇为壮观……”,这是一篇文章中所描绘的内黄陶瓷建设的场景。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内黄迎来了一股陶瓷发展热潮,呈井喷发展之势。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客商纷纷汇集内黄投资建厂,日日升、福惠、新明珠3家企业同时开工建设,场面蔚为壮观。

陶瓷项目建设速度更令人惊叹,3家企业从签定合同到投入生产仅用了5个月时间,创造了陶瓷项目建设史上的“内黄速度”。至2010年底,仅一年时间就建成12条生产线,内黄在中国陶瓷产业发展版图上开始崭露头角。

在随后的几年间,内黄陶瓷产业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每年都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每年都有一批生产线建成投产,就是在行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依然没能阻挡内黄发展的脚步。从发展轨迹来看,也能充分证明内黄在陶瓷产业发展上所具有的超强集聚力和吸引力。

2009年日日升陶瓷、新明珠陶瓷、福惠陶瓷进驻,2010年新南亚陶瓷、嘉德陶瓷、欧米兰陶瓷进驻,2011年东成陶瓷、洁雅卫浴进驻,2012年新喜润陶瓷、如意利陶瓷、新时代陶瓷、黄源艺术黑陶进驻,2013年贝利泰陶瓷、新顺成陶瓷进驻,2014年日日顺陶瓷、朗格陶瓷进驻……内黄,已然成为国内大型陶瓷企业布局中原的**之地。

除了新项目的进入,现有企业也积极扩建生产线,日日升陶瓷生产线从2条到4条,从4条到6条,规模在一步步扩张;新明珠陶瓷在现有4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新线建设计划又提上了日程。近两年内黄有90%以上的企业扩建了生产线,并且仍在继续。

内黄的陶瓷规模在一步步膨胀,从2010年12条生产线,到2011年的20条生产线,2012年的30条生产线,2013年的40条生产线,2014年的50条线,每年都保持近10条生产线增长的规模,这在行业内是为数不多的。

如今,一个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高起点、现代化的陶瓷产业集聚区在内黄快速崛起。内黄,从一个与陶瓷毫不相干的农业县,蜕变为中原陶瓷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升级

【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陶瓷网”;关注有**,扫码阅读《29岁的女孩,一年4亿,看他如何做销售?》的精彩内容!九正陶瓷网交流群:80123558】 

近年来,内黄积极推动陶瓷产业优化升级。其实,从开始发展之初,内黄就想到要与佛山等先进产区进行对接,紧跟行业发展脚步。据介绍,内黄陶瓷产业招商不是简单的承接转移,更不是简单的设备搬迁,而是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

围绕“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丰富品种、延伸链条、完善配套”重点,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层次。从实际来看,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在产品上,从开始的抛光砖内墙砖,到如今的全抛釉、微晶石、大理石,以及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卫生洁具,新产品层出不穷,新南亚陶瓷推出了时下**流行的镜面砖,日日升更是一口气推出了大理石玻化砖、大理石抛光砖、4G喷墨抛光砖以及纯平釉地砖4款新品。贝利泰陶瓷研发了光触媒和自洁釉陶瓷,并与南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北美**陶瓷品牌。

在生产设备上,窑炉从**初的200多米到现在500多米的宽体窑,生产线设置由**初的“五机一线”到现在的“十机一线”,喷墨打印机广泛使用,已达到50台。

在品牌建设上,更加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品牌宣传推介,新喜润陶瓷与**影星李宗翰达成协议,成为旗下品牌“皇室玫瑰”的代言人,日日升陶瓷亮相今年的佛山陶博会……

通过转型升级,不但提高了企业**度和竞争力,也让内黄陶瓷产业更强大、更健康,更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也正是持续推动转型升级,让内黄陶瓷产业实现了**蝶变。

完善

内黄陶瓷产业的强势崛起,带动了配套产业的蜂拥而至。特别是当地政府有针对性的引进机械化工、原料加工、装饰包装、模具配件等配套企业,完善了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信息物流、产品展示、产品检测、融资担保平台,形成了一个完善产业体系。

目前,内黄已入驻安琦物流、龙翔物流、盈和科技、日日升磨具、同新矿业、伟峰包装、鑫达包装、黑泥加工、丰源新型材料等20多家配套企业,40多家门店。福惠陶瓷总经理孙洪富曾告诉记者,内黄作为一个新兴产区,在这么短的时间,配套产业能到这个程度让人吃惊,现在内黄陶瓷生产线中所需要的配件几乎都能采购到。

电力是陶瓷企业生产的主要动力,电力设施配套、电价、电力服务备受陶瓷企业关注。内黄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了2座110KV陶瓷产业园区**变电站。与安阳市供电公司签署了加快发展内黄电网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还将投3亿元建设2座220KV、3座110KV变电站建设,能够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电力供应。

陶瓷产业发展,也激活了内黄物流业的顺势跟进。目前,已拥有38家物流企业,5家大型物流园,大中型营运货车2万辆,从业人员5万余人。与中铁集团郑州分公司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能够优先保证集装箱供应,晋豫鲁铁路内黄陶瓷专线正在规划建设,确保陶瓷企业产品调运。2014年,内黄投资4亿元对陶瓷产业园区8条道路进行集中建设,进一步改善陶瓷企业发展环境,为产品顺畅外运奠定基础。

河南省**一家省级陶瓷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重点挂牌开检,具有质量检验、仲裁检验、标准制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功能,能够对陶瓷砖的吸水率、破坏强度、断裂模数等30余项参数进行检测,为陶瓷企业搭建了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内黄也在陶瓷市场建设上倾注了很大精力,目前,集产品研发、展示交易、仓储物流、质量检测、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中原陶瓷城已完成规划论证,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内黄县还将规划建设一个陶瓷文化博物馆,给陶瓷产业发展融入更多的文化动力和支撑。配套产业的快速形成,已成为推动内黄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

得中原者得天下,内黄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较低的投资成本、广阔的中西部市场、优越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已成为国内**陶瓷企业布局中原的**之地。河南是全国人口**多的省份,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随着河南“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全省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为建筑陶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鉴于此,内黄县提出要围绕陶瓷产业规模扩张、产业链延伸,瞄准国内主要产区,谋划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陶瓷企业,依靠**企业、**品牌提升影响,放大集聚效应,把陶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打造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

站在新的起点上,内黄正以领衔中原的态势和放眼全国的胸怀,向陶瓷产业发展的更高点进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雄姿勃发的“中原瓷都”必将屹立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