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8月6日之后 中国光伏会怎样?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日期:2013-06-08 16:42:0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此前,中国光伏业内对反倾销税的预估普遍在“20%~30%”左右,但显然“狼”来得更为凶猛。若在今后两个月内中欧之间的谈判无果,这场涉案金额达204亿美元的超级大案将给中国光伏带来怎样的打击?

近日,欧盟委员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提前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决定,同时宣布将在6月6日至8月6日间先征收11.8%的税率,若磋商未果,此后税率将提高至47.6%,这将对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据悉,未来中国光伏行业与欧盟仍将继续就价格承诺问题进行磋商,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4日表示,愿意继续和中国的出口商、商会谈判,希望尽快通过“价格承诺”解决问题。但业内普遍认为,此前谈判中欧盟提出提价幅度不低于47.6%的惩罚税率,以及对基准价格认定的不尽合理,对**终能否磋商成功持悲观态度。

8月6日之后,中国光伏会怎样?

此前,中国光伏业内对反倾销税的预估普遍在“20%~30%”左右,但显然“狼”来得更为凶猛。若在今后两个月内中欧之间的谈判无果,这场涉案金额达204亿美元的超级大案将给中国光伏带来怎样的打击?

**从11.8%的临时关税来看,目前国内光伏组件平均价格在0.62至0.65美元/瓦,若加上11.8%的税率,价格将上升至0.72美元/瓦左右,与来自韩国等地的产品价格接近,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国内大部分企业目前已无利可图,未来也不存在降价空间。看似温和的临时税率已扼住了大部分企业的喉咙。

对此,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称,欧盟委员会的这个决定与预期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如果**终执行47.6%的关税,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肯定会丧失全部竞争力,这当然也就是欧盟委员会的**终目的。 钱晶认为,11.8%是一条线,只要超过11.8%,中国光伏相对于欧盟本土和其他国家的价格就完全无优势可言。“低于这个税率,我们的产品在欧盟内就还保有竞争力,而一旦超过这个税率,任何数字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0和1的道理。”钱晶说。

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大出口地。2011年中国有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其中70%以上是输送到欧洲市场;2012年欧洲市场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一半以上。虽然很难估算具体有多少企业将牵扯进这场史无前例的贸易纠纷,但毋庸置疑的是,近年来国内“光伏基地”遍地开花,全国31个省区、市均把光伏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有300个城市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光伏产业基地超过100个。“毫无疑问,影响将是巨大的,整个行业将面临着洗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温和”的警告

相比于欧盟来势汹汹的“双反”,中方的反制措施略显“温和”。6月5日,国家商务部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商务部消息称,已收到国内葡萄酒产业递交的申请,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请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日前中国食品发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受进口量激增的影响,2012年中国食品以长城葡萄酒为主的酒类业务收入增加 5.2%,相比去年18.6%的增幅大跌。

而任东明认为:“这个反制措施相对温和,算不上是一拳一脚的抗衡。我认为可以在对于欧盟更重要的领域进行反制,比如汽车行业。”而许多研究国际贸易合作的专家也认为此举多是“温和的警告”,为今后更严厉的反制措施做铺垫。

相对于在葡萄酒领域进行反制,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于葡萄酒,汽车行业涉及的零部件有上万种,并且中国是许多欧洲汽车零部件品牌的重要客户。正如德国大众汽车每10块钱利润就有8块钱是从中国市场赚来的。所以如果在汽车行业里对欧盟进行制裁不仅能使国内的自主品牌获益,也能起到一定的反制效果。”

进军海外新市场

在欧美市场纷纷“沦陷”后,国内许多光伏企业除了在积极启动国内市场方面做出努力之外,拓展欧美以外的海外市场也成了相对“靠谱”的选择。

钱晶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们在欧洲的预期出货量从去年50%左右调整到20%,同时1年多前就早已积极布局新兴市场,现在已颇有成效。”

晶澳太阳能一季报显示,由于开拓日本市场的成功,毛利率终于由负转正,并开始进行澳大利亚市场的布局。6月5日A股上市公司向日葵公告称,于当日与日本 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太阳能公司签订了40兆瓦晶体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合人民币1.71亿元,占到公司201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13.95%。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实力强的企业选择了进军新的海外市场,这是个好现象,但是像日本等很多国家对组件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也设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并且与欧洲的出口配额谈判如果能谈下来,**终也将是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能拿到配额。所以在当下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光伏企业要生存还得回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上来。”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