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市场变幻万千 LED行业能否大浪淘沙?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3-05-24 11:05:0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当前国内LED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良莠不齐,LED照明市场洗牌,三到五年内就会见分晓,大浪淘沙,只有屈指可数的品牌会崭露头角。尤其是在市场走向成熟,人们对LED企业越来越理性的背景下,未来具有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及生产与技术一体的企业将越做越大

 

当前国内LED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良莠不齐,LED照明市场洗牌,三到五年内就会见分晓,大浪淘沙,只有屈指可数的品牌会崭露头角。尤其是在市场走向成熟,人们对LED企业越来越理性的背景下,未来具有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及生产与技术一体的企业将越做越大,小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近日,一度被视为国内LED产业中心的深圳市,在未公布任何解释和缘由的情况下,宣布废止了实施中的LED产业规划,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猜疑和不同的解读。

今年2月末,深圳市政府经研究决定,以《政府公报》的形式宣布废止《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下称“《规划》”)。此举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并令一些行业人士陷入忧虑中,“LED产业被深圳市抛弃”,人们担心“LED产业恐成为第二个光伏产业”。

市场变幻万千 LED行业能否大浪淘沙? 

深圳LED产业的前世今生

深圳市LED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广东省大力推动下,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LED整体产值规模达到800多亿元,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的企业超过1000家,诞生了多家上市公司。据《规划》所述,“深圳市已成为了太阳能LED灯具全球**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LED背光源全球主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LED显示屏国内**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LED封装和特种工业照明国内主要的生产地区。”其飞速增长和**全球的生产能力令世界侧目,深圳一度成为了国内LED产业的代名词。

然而,裂变式发展的“繁荣”背后,也表现出产业发展内部的一系列问题。据《规划》指出,整个深圳市LED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产业环节。“在产业链中下游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据不完全统计,深圳LED企业中,应用产品企业、封装企业、配套企业各约占33%,外延芯片等中上游企业约占1%。”“2007年,外延及芯片约占销售总额不到1%,封装约占销售总额的30%,应用约占销售总额的60%,配套约占销售总额的9%。”企业研发基础相对薄弱,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由于深圳大多LED企业以生产加工为主,“技术支撑不够,研发投入较少,研发能力距国际水平差距大。”

《规划》同时提道,“国家对LED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和环保,LED作为节能减排的朝阳产业备受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LED列入**重点领域,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将其列入国家“863”计划及“十一五”重点攻关课题,大力扶持LED产业。深圳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LED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推进相结合,将获得更多的支持政策和资源。在面临的国内产业格局中,“我国LED产业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江西地区、北方地区四大集聚区域,所提出的发展LED产业构想,普遍关注LED产业上、中游环节。目前,深圳LED产业结构尚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存在同构现象,竞争日趋激烈。”

可见,深圳市LED产业在政策支持之下,产能迅速扩张,但产业链集中在中下游环节,技术水平偏低,并日趋同质化,这在国内以及全球竞争中有不利的一面。此观点在业内人士那里得到了证实,深圳某LED研发生产企业总经理付辉表示:“从产业结构上看,由于LED中上游产品壁垒极高、技术要求高,我国企业很难进入中上游,而是大多集中在下游产业。”

近两年,LED的重要市场欧美各国,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纷纷提高LED进口门槛,并通过一系列形式增加壁垒。欧盟要求,只有能效指数达到0.2以上的定向LED灯和定向荧光灯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比之前的能效指数要求提高了2.5倍;美国方面则加大LED等测试程序,这给出口LED企业增加了巨额的测试成本。有统计表明,LED公司业绩在**近一段时间呈现出不景气。据各LED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2012年年报,去年企业业绩普遍下滑。处于产业链上游的LED芯片、外延片的企业如华灿光电、士兰微、乾照光电、德豪润达2012年净利润分别下滑了29.93%、40.11%、39.02%、57.14%。LED晶体材料提供商福晶科技净利润下滑了36.50%;LED电源企业茂硕电源净利润下滑了11.55%;LED发光材料企业科恒股份下滑了80.62%;LED封装企业长方照明、雷曼光电、鸿利光电、国星光电净利润分别下滑了27.45%、31.59%、35.27%、67.36%。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全健承认:“确实,从去年开始,LED上游的投资过热造成了价格的迅速下降,下游企业竞争激烈,造成了一部分企业的关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年。虽然今年的市场比去年总体感觉好一点,但竞争还是很激烈。”

据悉,深圳LED企业正在经历较大规模的倒闭浪潮,涉及大中小各种企业规模,甚至如钧多立、浩博光电、博伦特及愿景光电等几家亿元级LED企业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相继因资金问题而关门歇业。大多数企业将问题的核心指向了企业一哄而上导致的产能过剩,再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让主要依靠出口来盈利的国内LED企业的日子更加难熬,利润下滑非常厉害,整个行业进入了寒冬。

广州帅阳照明董事总经理卢伟强对媒体表示,目前LED市场容量在1200亿至1500亿,但产能却超过5000亿,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里面的人,天天听到LED企业倒闭的消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江门,到处都有。今年处于中游的LED封装企业可能要死掉四成,下游做LED应用的中小企业要倒掉一半。”

导致如此恶果,究其根源是一些企业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忽视市场空间,罔顾科技定位,追求短时利益,盲目扩大产能。有些企业严重依赖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收入甚至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在这点上,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责任,有些地方扶持方式简单粗放,对企业鼓励主要限于财政补贴。这其中还有政府与企业间利益的博弈。

广州照明行业专业人士胡军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想通过土地财政方式、用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吸引企业投资来拉动GDP,而LED企业则看中了高新技术补贴和大力推广后的政府行政命令下的市场。这就像同床异梦的夫妻,**后肯定是要分手的。”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LED行业进入门槛偏低,而高额的政府补贴、优惠的税收政策则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甚至有不少企业不具备相关技术,导致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业内呼吁不要误读

面对负面传闻的影响,一些业内人士忙出来辟谣。深圳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监梅志敏和上海博恩世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黄新建认为,LED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深圳当年出台的LED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很多政策已经不适合当前行业的发展形势了。因此应淡定应对,并等待相应条文的推陈出新。LED上市公司万润科技副总裁潘汝荣表示:“此前,深圳扶持LED产业的政策虽然很多,但是僧多粥少,真正得到扶持的企业还是少数,绝大多数LED企业都是靠自己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而且,取消规划不代表深圳放弃LED行业,很多支持性的政策已经统筹到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中。”

茂硕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秦传君在回应“LED产业成为第二个光伏产业”观点时表示:“曾经盛极一时的光伏产业,在短短的数年里,从山峰跌入谷底,国内一线企业全面陷入巨亏的尴尬境地。但是LED产业绝不是第二个光伏产业。因为LED产业不仅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作支撑,还有强劲的国外市场可以依托,而且LED应用领域非常广,更重要的是技术还在发展当中。”

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主任眭世荣也公开表示,虽然深圳市取消了《规划》,但广东省仍将LED产业列为三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进行大力扶持,整体而言政策环境仍是向好,而深圳市对于LED行业的扶持也是一直持支持态度。

深圳市兆驰节能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劲松表示,对于以外销为主的LED企业而言,这次废止《规划》几乎毫无影响。同时,行业人士表示,国家对于LED产业的大力推动以及广东省的鼓励政策依然稳定。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环资委宣布我国绿色照明节能改造示范工程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以及五个步骤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白炽灯的陆续实施。广东省政府甚至将LED产业列为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浪淘沙时代将临

据了解,现今LED高端技术主要由美国控制,台湾地区也掌握了部分技术。而大陆地区主要是大规模的加工基地,珠三角是较大的应用市场和中下游企业的聚集区,但无法掌握核心技术而致LED照明产品性价比失衡仍是LED产业的硬伤。

针对当前国内LED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良莠不齐的状况,深圳市聚作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灵认为:“LED照明市场洗牌,三到五年内就会见分晓,大浪淘沙,只有屈指可数的品牌会崭露头角。”广州国际照明展创办人潘文波表示:“在市场走向成熟,人们对LED企业越来越理性的背景下,未来具有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及生产与技术一体的企业将越做越大,小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他预计,未来将有30%、40%甚至70%的LED企业被淘汰出这个市场。”

德豪润达的董事长王冬雷说:“国内LED下游企业发达,广东就有几千家,但是鱼龙混杂。这么多中小企业,低价竞争会对产业造成损害,今后的竞争淘汰将非常残酷。如果说现在是群雄逐鹿的话,几年后则会变成寡头竞争。”

 

勤上光电国际业务部推广专员郭星屿表示,当前勤上光电的市场战略是国际和国内并举,欧美市场是公司营销战略的重中之重,“国际部的人员在不断增加。”她说,欧美客户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都要求苛刻,对芯片的质量、散热、电源等各个环节的配置都提出了高要求,国内用户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

除了封装领域等产业链中下游份额的调整外,高端科技投入也会是发展方向,已经有迹象显示芯片采购有逐渐转向国内**企业的趋势,根据下游企业的反馈,除了部分高端应用所需的高亮度的LED芯片以外,无论是照明、显示还是LED背光,均开始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国内企业。

肖灵分析,未来三到五年是百年难遇的照明产业升级换代的历史机遇,其间**有力的竞争对手是日本和韩国。撇开自身利益不说,她希望中国企业能够胜出,诞生出世界**的照明品牌。肖灵认为,可以把产业优胜劣汰的职能交给市场,**终由品质说话,“和政府关系密切的能源服务公司,他们开始可能会找大厂、小厂合作,产品也是良莠不齐。但一年之后,有问题的产品,就会被比下去。”

对于政府方面,业内人士表示:“对LED产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应用推广、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业的标准制定,一个都不能少。”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该鼓励下游企业往上游走,通过政府的一些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在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时候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同时,鼓励低端的封装工厂进行合并,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资源的整合和转型升级。国务院此前倡导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模式),即生产厂家先行免费提供LED照明设备供客户使用,然后客户用节能省出来的资金支付设备款。这种模式正在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而广东走在了**前列。“广东省科技厅把LED应用示范放到南方电网,由它来做EMC,因此,南方电网不仅内部改造使用LED产品,还成立了EMC公司,做广东省各市的改造工程。”

现在多省拟模仿“以市场换投资”的模式扶持LED产业,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江苏、云南、天津等多地政府都到广东密集调研LED产业支持政策,希望结合EMC模式,学习广东“以市场换投资”的做法,引进LED厂家到当地落户。

 

推荐阅读

更多>>

LED照明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