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6年收回投资”
“按照一年能够发4000万度电计算,去掉税收、贷款等成本后,预计内部收益率在13%至15%之间,可以在6年左右收回投资。”苏维利说。
不过,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光伏发电后如何消纳,成为了困扰电站投资企业的一大难题。刘明透露,“我们和国内的电力集团也谈过,谈了好多家,甚至连台湾方面的企业也谈了。**初这些企业都并不看好阿拉尔市的光伏项目,觉得发电并网和消纳能力有问题。”
当地政府对用电却很有信心,其给出的理由是城镇化。当地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计划。刘明透露,“农一师在刚刚召开的十届三次扩大经济会议上称,2013年,产值要比2011年翻一番,达到200亿元,2018年要比2013年再翻一番。”
阿拉尔作为年轻的边疆城市,空间开阔、道路笔直,在这里能够切身体会“地平线”的含义。按照规划,未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将继续将人口迁入,以做大阿拉尔市。
在市政府广场边,数栋20多层的居民楼正拔地而起,吊车、脚手架鳞次栉比。据当地司机称,这些楼盘的售价在两千多元每平方米。如此大的建设规模,需要大量的建材。而建材产业正是阿拉尔市规划六大产业之一。这似乎有一些自我循环的意味。
管辖阿拉尔市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师,农一师前身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开垦南泥湾的八路军三五九旅。棉花产业是阿拉尔市的根基。该市拥有**棉花原种场。阿拉尔建市之初,也是计划将城市的发展与棉花发展结合起来,争取把阿拉尔市建成全疆、全国乃至中亚地区的棉业城、棉业中心,以推动棉花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圈、经济带。
全产业链布局
不过,阿拉尔市城镇化扩张的雄心并不止于此,其希望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有所作为。在去年的第二届亚欧博览会上,农一师、阿拉尔市签约引进9个项目,金额40.3亿元。这9个引进项目主要是以二三产业为主,包括4个商业项目和5个工业项目,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占到了近90%。其中,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现代化高档商贸服务区项目、120万吨焦炭、4×12兆瓦发电清洁型焦点技改工程、果品交易市场、阿拉尔市时代广场等4个签约项目,投资金额达到40.3亿元,占到了拟定项目投资总额的80.5%。
阿拉尔市政府网站上称,(农一)师、(阿拉尔)市构建了六大板块和“能源电力”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先后有65家企业入驻师市,产业总投资达到561.7亿元,可实现产值25亿元。到“十二五”末,农一师、阿拉尔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22.5%。
“循环经济”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思路,也体现在光伏上。刘明称,目前阿拉尔工业园区的5号园已经确立为光伏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一万四千多亩,希望**终能自己生产用于阿拉尔光伏电站的组件。
“拟给多项政策优惠”
这样一来,新增的光伏制造业,也将拉动当地的GDP,以及用电需求。苏维利透露,其接触过不少地方政府,都希望在引入光伏电站的同时,能够引来相关的光伏制造业,“新增产能是不合理的,但是将部分产能搬迁至接近市场的地方,有其合理性。我们反对将制造业与项目硬性捆绑,但是如果地方政府给一个大致的选择范围,称希望电站能够采用哪些企业生产的组件,我们觉得也是可以的。”
刘明称,今年还会有1-2家电力企业参与建设阿拉尔光伏电站,性质也是民营的,而且自己也有组件生产能力,“现在产业园区中的光伏制造企业有生产多晶硅组件的,也有生产单晶硅组件的。”
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方面称,目前农一师阿拉尔市正针对光伏企业进行招商,在土地税收、前期手续、并网、合作方式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优惠,将着力构建以太阳能电池、LED为主导,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聚焦与规模优势明显的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内落户光伏企业已有6家,计划投资183亿元,建设26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350M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750万片LED蓝宝石晶片生产项目。
而在东南沿海,光伏项目、LED项目正承受着产能过剩的压力。这一产业背景下,上述雄心勃勃的光伏制造规划的前景,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