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中国光伏产业频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许多光伏企业难以为继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前天CCTV还对浙江开化“光伏产业城”上演空城计的情况进行了深度报道。央视记者调查的结论是:造成光伏企业大批停工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
什么叫“光伏产业”?它其实就是“光生伏打产业”(Photo-voltage Generation)的简称,缩写为PV产业。伏打,18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伏打电堆”人类历史上**早的电池。电压的单位名称“伏”就是为了纪念他。“光生伏打”,就是利用光能(当然主要是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从而直接发电。中国老百姓对光伏发电的**直观感受,就是看到我们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天宫一号”以及“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等等,它们身上都有那种太阳能电池帆板。这东西好像很高科技,好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遥远。我们日常所用的电,北方人基本上都是靠烧煤发出的火电,以及可以忽略的风电;南方人除了用火电之外,有一些水力发电,还有少量的核电。总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还没有惠及广大民众。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我们还没享受到太阳能发电这种既清洁环保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的好处呢,怎么就一下子“产能过剩”了呢?
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光伏产业是一种典型的“两头在外”产业这边从国外进口高纯硅,利用我们的低成本人力资源,利用我们的地皮和厂房,而加工出来的成品如太阳能电池板,却以很低的价格、很薄的利润,出口到欧美和日本,让人家去发展那种既一本万利又清洁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欧盟预计在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欧盟总发电量的12%。
由此可见,需要改变的就是这个“两头在外”。这两头都需要我们争上一口气。
**是进货的这一头,因为我们不掌握太阳能光伏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目前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内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都是给国外企业代工,这就注定我们在这个产业链上属于低端地位,挣的是一点点血汗钱。我们能把人送上太空,怎么就不能提炼出高纯硅呢?完全能也必须能。
这还只是“进”的这一头,如果再研究一下“出”的那一头,就更知道这口气非争不可了。我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内需不到5%,剩下95%全部依赖国外市场,其中**主要的是欧盟和日本。然而事实上,欧盟和日本,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优点是冬暖夏凉且不缺雨水,缺点则是日照不足,天总是阴多晴少,这其实并不适合太阳能发电。世界上**适合太阳能发电的国家是我国,因为我国有极其广大的高原和荒漠地区,像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占了全国将近一半的面积,这些地方日照特别充足,却多属不毛之地,干不了别的用,简直可以说就是专为发展太阳能发电而存在的,这是不二选择。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赶紧大规模利用这种理想能源呢?
直接原因是成本,由于不掌握提纯硅核心技术,造成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居高不下,所以现在用太阳能发1度电需要0.5美元,这虽然仅是三十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还是比目前的常规发电贵几倍。解决成本瓶颈,一靠技术进步,二靠规模效应,三靠政策扶持。欧盟和日本的办法是给予补贴,要么补贴给电网企业让他们承担光伏发电的入网成本,要么是强制别墅等住宅用户必须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政府再给予这些用户补贴。总之,国外的做法值得借鉴,可使我们少走弯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国家制裁我们的光伏产业,也不必过分沮丧,“危”即是“机”,我们可以顺势将光伏产业的重心放到内需上,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全面升级。
就这一问题,龚学进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但据其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不难推测,尚德更期望以市场化的融资手段(信贷、可转债、增发等)解困。
“政府要帮扶企业,绝不是动用政府资源,通过行政手段。这些钱不是国家财政,也不是税务收入。而是银行,仍然通过市场手段,通过正常的流程来帮助”,龚学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尚德资本的运作会有专业的团队,也有常规常态的手法。银行融资当然重要,可转债也是可以的,增发股票也不错,这些都是在考虑的”。
应该说,在龚学进看来,尚德接受政府动用资源说服银行帮助公司脱困,本身就是尚德对政府救助的一种“不拒绝”。
“政策春风”救行业也救企业
“其实基于国内市场的兴起、并网瓶颈有望突破、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尚德、赛维摆脱困境并不是没有希望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以尚德为例,此前,公司只有5%的产品内销,而今其国内出货量几近全部出货量的20%。
此外,作为赛维、尚德共同的一根“救命稻草”,此处不得不提及国家开发银行明确将确保“六大六小”光伏企业授信额度一事。
赛维、尚德不仅双双在列特指已成规模和品牌实力的“六大”名单,更分别获得了600亿元人民币、500亿元人民币的国开行授信额度。
当然,想要拿到这笔贷款,赛维、尚德必须有项目可做。
而早在此前,龚学进接受采访时就曾表达过对银行救助的渴望,“我们要拿出明确的战略,清晰的路径,切实有效的措施,让银行看到,这群人仍然值得信任的”。
对于国内市场,龚学进曾信心满满地表示,“大唐、国电、华能,还有地方的,青海的黄河水电,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公众建筑、鸟巢、世博会,万科、融创的别墅区用太阳能屋顶等等。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市场和客户”。
与此同时,在谋求通过国内市场启动脱困的基础上,尚德也并未丧失对海外市场的信心。龚学进曾表示,贸易战是短期的,壁垒是暂时的,接下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海外市场只要你企业有实力,就能继续做下去。我们在美国的凤凰城光伏工程,目前规划大概在100MW左右,接下来可以扩充到500MW。美国人很欢迎。即使有贸易壁垒,也可以通过在海外设厂规避,一样可以进入美国,进去后的成本跟美国本土的产品相比依然有竞争力。尚德的客户还在,渠道还在,这些都是尚德接下来继续生存的空间和机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