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光伏产业须突破“两头在外”发展怪圈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日期:2012-09-25 16:10:56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对于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目前遇到的困境,曹杰认为,有很多企业打着新能源的概念去圈地,其实技术是落后甚至落伍的。“很多地方的新能源产业看似做得很大,其实技术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今年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在“内忧”国内消费不振、“外患”内外棉价差悬殊且出口需求萎缩的夹击下,行业运行状况持续恶化,限产停产已是普遍现象。

棉纺企业利润下滑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士透露,由于外部不利因素集中作用,企业发展压力过大,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整体效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企业亏损率达18.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

作为纺织企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棉纺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突出,行业利润呈负增长态势。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下降52.1%。

记者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百家骨干棉纺企业的调研中了解到,至少30%的规模以上企业已经限产,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而停产,绝大部分企业每产一吨纯棉纱亏损都超过2000元。

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均呈现利润下滑或亏损状态:中国**大的棉纺织企业魏桥纺织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8月中旬,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人民币 77.1亿元,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4.0%;其母公司股东应占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90%,仅为5400万元人民币。华芳纺织2012年上半年则身陷亏损泥潭,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2.28%;但营业总成本高达7.88亿元,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76万元。常山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亏4000万元左右,同比减少318.18%。

对于外界质疑内外价格差异巨大导致纺织行业亏损的说法,国家发改委经贸司负责人张显斌表示,内外棉价差对纺织行业影响有限,并不是造成其困难的**主要因素,国家也在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价差。事实上,有原料价格优势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也呈现下降趋势。

张显斌指出,内外棉价差主要影响体现在纺纱环节,纺纱的原料成本占比超过70%,出口型、中低档纱影响**大。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棉纱出口占比仅为0.9%,出口纱既不是目的,也不是强项,而且还有进口棉配额补充,因此影响程度有限。

出口低迷需求持续萎缩

据海关总署**新数据显示,2012年8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46亿美元,同比减少3.35%点。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80.42亿美元,同比减少8.64%。

据中国棉花网信息总监冯梦晓介绍,2011年我国棉制品出口下降非常明显。棉纱出口下降11%,棉制服装下降13.6%,棉针织品出口下降9.2%。由于下游行业经营持续低迷,对棉花的需求也是持续下滑的。

张显斌称,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萎缩。长江期货分析师梁杰亦分析指出,今年国内棉花需求量在700万吨左右,比起去年1000多万吨的需求量,减少将近1/3。

据了解,因消费不振,目前全球棉花供大于求,库存仍在增加。**期货研发中心经理董双伟分析指出,9月USDA棉花报告显示,全球棉花库存增至1666万吨,中国库存调至773万吨,库存量与消费量的比值高达71%,创下1960年以来的新高。

而消费方面,中国调低22万吨至827万吨,全球调低12万吨至2342万吨。由此可见,未来一年内全球棉花价格都难有大的上涨。

在国际市场需求难以明显好转、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计行业出口压力仍然突出,致使行业产销增速进一步回落。由于棉花价格走势目前尚不明确,纺织行业出口负增长态势仍难以扭转。

棉纺企业面临整体洗牌

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纺织企业仍将处于困难境地,行业整体效益增速较上年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与

近日,以“新能源——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第三届德州太阳能开发利用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如期举行。

然则,太阳能行业特别是光伏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陷入低迷,在这一背景下举行的太阳能盛会能给行业传达什么样的信号?

“中国太阳城”活力不减

记者采访了与会的部分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他们认为尽管目前这个行业遇到了些困难,但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仍代表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创新的市场开拓,太阳能行业有信心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们公司的三重管路防护防冻系统及专利管路保温防脱模块技术突破严寒环境下‘冻脖子’等难题,天气再冷热水也能送到家。”当日,记者在德州太博会展馆参观时一厂商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技术创新。

记者采访中发现,伴随着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显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德州的太阳能产业形成光热、光伏、光电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企业皇明集团成为目前世界上**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基地和清洁能源供应商。太阳能推广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太阳城城市景观。

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松春介绍说,汉能光伏采取“高大全”的发展路线,即高科技、大规模、全产业链。今年年底,汉能光伏在全国布点的8个基地将全面投产,年产能可达3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足够一个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居民生活用电,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全部为绿色清洁能源。

据了解,今后德州市计划每年投入过百亿元,确保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到2015年达到千亿级规模,把德州打造成为国内外**具活力的“中国太阳城”和“新能源之都”。

低谷中重新燃起的希望

“我是做房地产生意的,看到德州把太阳能和房地产结合得这么好,很受启发。21世纪是新能源的世纪,尤其是太阳能,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新能源产业和产品对于百姓和社会来说是加分项目,在这方面德州走在了前面。”来自台湾的王先生对德州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产品情有独钟。

山东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王玉刚表示,近年来,随着德州太阳能产业的纵深发展,已形成“世界太阳能产业看中国、中国太阳能产业看山东、山东太阳能产业看德州”的良好格局。近段时间,受国际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太阳能产业普遍低迷,本届太博会的举办,将在鼓舞行业士气、改变产品结构、引领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盲目扩张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在市场萎缩、‘欧美双反’等因素压制下,新能源产业已处于行业低谷。新能源是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这次盛会将重新燃起全行业对新能源未来的希望。”中国新能源科技协会的会长曹杰认为此次太博会的举办有着重要意义。

突破“两头在外”发展模式

对于“欧美双反”,曹杰直言不讳:“归根结底,就是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但对欧美市场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对于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目前遇到的困境,曹杰认为,有很多企业打着新能源的概念去圈地,其实技术是落后甚至落伍的。“很多地方的新能源产业看似做得很大,其实技术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松春认为,光伏产业要想打破发展怪圈,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突破核心技术,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立足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能再依靠原来的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

王玉刚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在太阳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标准不规范、企业规模化程度小、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太阳能行业应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质量、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实施联盟标准,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保障消费者利益。

太阳能产业如何赢得属于自己的春天?王玉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我国光伏产业90%的市场在国外,而光热产业90%的市场在国内,随着光热产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企业应将目光锁定在国际市场。而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内光伏产业市场需求逐渐增多,应当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亏损额都将有所扩大,更多中、小、微型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

当前,影响纺织行业发展的压力因素仍然存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认为:“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逐年递增,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纺织行业中小型企业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纺织企业用工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高,根据调研情况,上半年纺织行业人均工资同比提升约15%;统计数据显示,1~7月国内燃料动力价格同比提高3%,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9.5%,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9.8个百分点。

加上受外需持续低迷、原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总体上看,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诸多风险。

张显斌认为,中国纺织业未来方向**要满足内需,内外棉价差掩盖了行业内很多矛盾,纺织产能无休止地迅速扩张,一旦市场变化将难以应对。“我国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刚性提高,如果纺织品服装出口仍是大路货,将难以为继,而应发挥深加工环节的优势,通过提高附加值、树立品牌等方式提升纺织行业竞争力。”张显斌说。作者:张宇鸿 左丰岐

推荐阅读

更多>>

光伏产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