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中国光伏产业问题与对策分析研究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发布日期:2012-09-24 15:09:3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抓住欧美政府对光伏补贴的政策,产能迅速扩张,已经形成了包括高纯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光伏系统

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抓住欧美政府对光伏补贴的政策,产能迅速扩张,已经形成了包括高纯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光伏系统安装及相关配套产业在内的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从2008年起,我国光伏组件制造量就占据了全球光伏组件的半壁江山,而且保持了快速增长。2011年,在全球光伏市场低迷、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的不利国际环境下,依然占据了近50%的份额,且取得了37%的年增幅。

但是,由于光伏飞快地市场增速和2011年以前的暴利,实际上是建立在政府补贴和制造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渡初期的暴利所导致的。这种情形使得光伏产业的市场极端依赖政府补贴政策,因此,当金融海啸、欧债危机这些涉及到政府要动用资金的危机情形出现时,光伏产业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近期江西赛维、无锡尚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这种影响的典型表现。

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低迷实际上是由于上述的宏观背景,加上以下四个微观原因综合造成的:

1)市场长期高速增长,使得许多中国的投资者和从业者忽视了光伏市场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重要特点,那就是,技术和设备更新快速,而且所有技术更新都是围绕“低成本、高效率”来展开的。这个特点使得光伏产业的设备更新快,设备的生命周期短,往往一台设备上市两三年后,就有新的设备使之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建立工厂时,设备投资不宜超前过多;但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全体忽略了这一点。

2)光伏产业持续多年的暴利使得投资者忽略了自有技术的研发。由于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因此,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产业技术、装备和工艺,目前各大装备公司所生产的设备也是根据基础研究和实验室试验结果加上小量的实验,开发出来后很快即投向市场。这时,用户自身的研发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能够对设备做些小的改进,就很容易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和成本的大幅下降。但中国几乎所有的光伏企业都忽视了这一点。

3)中国政府上网电价订的不够合理导致市场价格降速过快。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光伏上网电价,2012年1元/度。由于未对全国不同日照条件的地区进行区别电价,因此,导致根据上网电价倒推回来的组件价格比当时的市场价格低很多,这是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从13元/瓦降到6元/瓦以下的主要原因。

4)由于2010年的德国提前透支安装量造成的增速,和当时的暴利,造成中国的产能增速高达300%。这个过度的产能扩张与上面提到的价格下跌结合在一起,使得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面临资金链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很多的价格清仓。造成了行业的恐慌,这种恐慌随着不少光伏上市企业的报表逐渐披露,逐步蔓延到了投资界和金融界,形成了谈光伏色变的局面。

推荐阅读

更多>>

光伏产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