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家电“再刺激”隐忧

来源:财经杂志 发布日期:2012-07-02 17:02:24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家电下乡等政策红利支撑了家电业过去几年的狂飙突进,但与此同时也提前透支了消费市场,并激化了产能过剩的难题。其后果是,在刺激政策退出之后,家电业立刻陷入了增长乏力,甚至大幅滑坡的局面。

接连出台的刺激政策改变了家电产业既有的平滑轨迹,骤起骤落之后,新一轮的刺激政策又来了。

新一轮家电刺激政策是在**企业们的“反对票”中出台的。6月18日,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全面启动,国家财政拟投入265亿元,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五类产品进行补贴。

2009年以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空调节能惠民工程”等刺激政策的实施使得家电市场取得了“大跃进”式的增长,但在几项政策到期之后,家电市场立刻陷入了增长停滞的窘境。现在,新一轮刺激政策来了。

对于刚刚出台的刺激政策,发改委环资司司长赵家荣表示,扩大节能产品消费既能稳定增长、扩大内需,又能促进调整结构、节能减排,一举多得。

上一轮刺激政策的实施曾经获得了家电企业的普遍支持与赞成,但是,这一次多数家电企业并不支持新政的出台,甚至是明确反对。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明确地说:“不能一出现销售疲软,就动用补贴政策。”

家电下乡等政策红利支撑了家电业过去几年的狂飙突进,但与此同时也提前透支了消费市场,并激化了产能过剩的难题。其后果是,在刺激政策退出之后,家电业立刻陷入了增长乏力,甚至大幅滑坡的局面。

2012年一季度,冰箱行业整体销售量下滑了35%,个别品牌的下滑超过了50%。原本在家电市场几经生死的家电企业,陷入了“一补贴,就盈利;停补贴,即亏损”的尴尬局面。

“家电市场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产业,政府的手伸得越长越坏。刺激政策短期内会让企业销售好看一些,但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症’。” 家电行业分析人士刘步尘对《财经》记者称。

家电滑坡起因

夏季是空调企业的销售旺季,但今年或许会是一个例外。6月上旬,顺德一家空调生产车间没有了往年人头攒动的景象,工厂连续几个月减产。顺德,被誉为中国“家电之都”,现在“薄利”、“裁员”成为2012年的关键词。

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在“五一”促销期间,空调终端零售量为354万台,同比下降14.6%,零售额123亿元,同比下降7.4%,在白电品类中表现**差。2011年8月到2012年5月,十个月家用空调产量合计为 8341.20 万台,同比下滑 10.5﹪。其中,除了3月同比正增长外,九个月为负增长。国都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这一趋势将在2012年继续下去。

空调行业的负增长,实际上是整个家电行业增长乏力的缩影。2012年一季度,冰箱销量同比下降12.4%,销售额同比下降7.5%;洗衣机销量同比下降20.2%,销售额同比下降0.1%;彩电销量同比下降18.6%,销售额同比下降24.5%。

对于大多数家电企业来说,2011年底成为“寒冬”来袭的开始。其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补贴政策相继退出,加上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等因素的影响,家电行业增长开始放缓。

政府接连出台的刺激政策,使得原本平缓的市场增长曲线,变得异常陡峭,骤起而骤落。

“过去三年白电行业连续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幅,空调行业的年均增幅更是达到40%以上,这是不正常的。”美的制冷家电集团总裁助理王金亮表示。在过去三年间,主流家电企业无一不是“大跃进”式地开工建厂、争食补贴,黑电跨界进军白电、白电企业则纷纷加大投资。

王金亮认为,包括正常的换机市场需求、农村市场和城镇化带来的首次购机需求,以及海外订单的增长等,家电行业每年保持10%的增长速度是**合适的。

现实是,在政策刺激下,家电行业过去三年以远高于10%的速度在增长;刺激政策结束后,市场增长又迅速萎缩。

此前,为了满足行业增长需求,各家电企业不断扩充自己的产能。美的曾经在广州、邯郸、荆州、合肥、无锡等地全面布局,冰箱产能上升到1800万台,但是随着今年市场萎缩,其冰箱出货量从2011年的900万台收缩到500万台。长虹、创维等黑电企业也在逐年加大对白电的投资,巨大的产能难以消化。

在此背景之下,大型家电企业走上了转型之路,以应对增长放缓的困境。美的的转型始于2011年中,公司创始人何享健提出由“注重增长数量转为注重增长质量”。

美的电器2012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77.45亿元,同比下降41.78%;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22.39%。收入下降,利润上升,美的的转型初见成效。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像美的一样提前转型。尤其对于那些中小家电企业而言,在销售疲软的环境下直接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尴尬。

新政仓促出台

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补贴政策相继退出后,是否要出台后续刺激政策一直是家电行业所争议的焦点。赞成者认为,后续刺激政策可以拉动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反对派则表示,不少本应被市场淘汰的小企业依靠补贴政策起死回生,刺激政策阻碍了行业洗牌的进程。

直到5月初,工信部、家电协会等行业人士还非常确信,在上一轮的刺激政策退出之后,政府不会再出台后续的刺激政策。但是很快,新的刺激政策突然出台。

“(节能补贴政策)出台太仓促了,企业根本没有时间准备。”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告诉《财经》记者。“热泵热水器企业的申报时间只有三天。”

知情人士透露,**初,有关部门只将热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列为补贴对象,而太阳能热水器并未纳入其中,一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负责人专门致电中央领导,在政策出台的**后一刻,太阳能热水器又被列入补贴范围。

该人士直言,政策出台的过程非常“仓促”、“混乱”。2012年3月,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人士一同前往主流家电企业进行调研,就是否出台后续刺激政策征询企业意见,格力、美的等多家**家电企业均反对再出台刺激政策。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公开表示:“刺激政策若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使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失去造血的功能。”在**企业的反对之下,3月份调研完后,工信部和发改委亦倾向于不出台后续政策。

4月中旬,有家电企业负责人曾经询问工信部节能司关于后续的刺激政策出台事宜,节能司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由于多家企业反对,将不会再推新的刺激政策了。

主流家电企业反对再出刺激政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家电行业堪称国内竞争**充分、**为市场化的行业,过多的“行政干预”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二是此前一系列的刺激政策透支了家电市场,新的刺激政策,只会进一步透支未来的市场需求。

但到了5月上旬,业内突然传出马上会出台刺激政策的消息。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有265亿元用于推广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节能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由此正式提上日程。5月28日开始,节能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的推广实施细则相继出台。

奥维咨询中国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表示,与上一轮家电刺激政策不同,此次补贴政策除了拉动消费,还有一个节能减排的导向。除了保经济增长的压力之外,中国政府还面临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减排承诺的压力。“空调、冰箱等家电具有节能的先天条件,节能贡献率比较大,有利于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不过,新政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拉动消费与节能减排的目的仍存疑问。在新政实施前,企业前期准备不足,接下来要花不少时间来开发新产品,再推广销售,而新政执行期仅一年时间;此外,此番新政的补贴力度并不大,**高为每台600元,而在2009年到2010年实施空调节能惠民工程补贴时**高为每台 850元。

**为关键的是,新的刺激政策和此前的补贴方式不同,需由厂家先行垫付,如此一来,万一厂家销量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先行垫付的资金有可能打水漂。

知情人士透露,在**企业的反对声中,各部委也并不清楚政策出来到底会是什么效果。但是,“在经济大环境的恶化下,有关部门**终还是作出了出台后续政策的决定。”

在国务院宣布265亿元补贴节能家电后,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开始加班加点讨论补贴的具体方案——补贴对象、补贴几级能效及各档次价格等。

“连周末都在讨论。”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没有人知道新政的效果会怎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政策依赖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家电行业堪称国内竞争**充分、**为市场化的行业。不少业界专家指出,刺激政策使得那些本该被淘汰的企业依仗政策而生存,不利于整个家电行业的转型升级。更有人指出,没有政策就是**好的政策,让企业优胜劣汰,才能产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三年间实施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对家电行业的拉动作用。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直接拉动消费3420亿元,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18亿台,实现销售额5059亿元,发放补贴592.2亿元。

但是在当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在实施过上一轮补贴政策后,继续出台同类政策的刺激效应正在递减。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上一轮的家电补贴政策侧重于刺激家电规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基本覆盖了大家电三分之二的国内市场,2009 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家电板块受政策周期的影响,经历了一轮政策刺激的上升浪潮,期间八个季度中七个季度都在跑赢市场指数,2011年下半年进入**轮政策退出期,板块连续两个季度跑输市场指数。

东莞证券分析师蒋孟刚在其报告中指出,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一二级市场保有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消费需求逐步饱和,去年家电企业已将主要着力点转向三四级市场,三四级市场已经逐步成为保证国内企业整体销售规模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成为节能补贴政策收益**大的区域。

“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已经让消费需求释放得差不多了,就像一个水库,之前开了很多口子,水放得差不多了,不应该一味地只考虑开口子放水。”家电行业分析人士刘步尘认为。

事实上,从执行了近一个月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效果来看,家电市场也并未出现销售火爆的局面。有家电业内人士直言,家电行业现在需要的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升级,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增长。

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实现规模增长仍是首要任务,政府补贴更是无法舍弃的诱惑,不少**企业也患上了“政策依赖症”。主营空调业务的志高控股 [0.20 -2.00%](00449.hk)2009年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当年从国家“节能惠民工程”高能效空调器推广补贴政策中获得的补助金额高达 2.336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74%。

2010年初,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李兴浩公开表示,国家应该继续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家电节能惠民补贴应长期推行落实,50年保持不变。与此同时,志高控股喊出了“两年内销售1000万台空调、十年内跻身千亿元强企”的豪言。然而,当持续两年的补贴政策在2011年戛然而止时,志高控股亦陷入亏损困局——2011年,志高控股亏损1.44亿元。

“中国的家电产业难道到了必须依靠政策刺激才能走下去的地步吗?”刘步尘说,“显然不是。”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