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特别报道 > 灾区重建 钢结构为主
我有新闻发布文字大小 【

灾区重建 钢结构为主

发布日期:2008-09-08 查看次数:512

“灾区重建时,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钢结构为主。”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侯兆欣说,“由于灾区处于地震带,政府应提早规划,公共设施建筑要做到大震不倒。”

        来到灾区已一星期有余的侯兆欣,忙于指导绵阳、北川等重灾区过渡性住房的建设工作。当看到灾区苍痍满目、垮塌的房屋下一片碎石破瓦的惨状时,他心痛不已。“灾区住房大多为混凝土建筑,甚至还有许多是砖混结构的。”他认为,不同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明显不同。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受压较好,但不抗拉力,两种力的差距达10倍。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在地震波循环荷载情况下,极易发生整体垮塌。

         而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将地震波的能耗抵消掉。“最起码结构不会跨塌,只要大震中房子不倒,人就能得救了。”他表示,钢结构除了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保性能好的特点也显著优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应成为重建家园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日本等地震高发地区的建筑中钢结构占38%,木结构占35%,混凝土结构只占20%多,而我国则相反,混凝土占到90%以上,钢结构还不到5%。

         侯兆欣坦言,比起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确实成本要高出一些。但是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建设速度要快50%,这会节省很多时间成本。而且房屋整体重量也比混凝土结构轻50%以上,这样基础处理、运输量的成本都会下降。此外,钢结构柱子的截面小,可以增加5%的空间面积。“理想状况下会与混凝土建筑成本持平,最差也不会超过15%。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

         侯兆欣呼吁,在灾后重建阶段,政府应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相关部门应尽快在灾区建立此方面的示范项目。“当然所有的房子都建为钢结构也不现实,但最起码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此为标准。”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10查看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