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000年-7000年出土的漆器(“漆器”即为天然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虽历经千年,为何漆面色泽鲜艳如新、透明如水、光亮如镜?据成都市美星工艺油漆厂彭成武总工程师介绍,“古人用的漆是天然的生漆,是人工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漆树汁液,主要由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等构成,不仅防腐蚀、耐酸碱、防潮绝缘、耐高温、耐土抗性,更是世界公认的绿色环保涂料,素有我国‘三大宝’(树割漆、蚕吐丝、蜂做蜜)的美誉。”
“天然生漆作为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产品,尽管性能优越,但由于受资源、技术的影响,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规模化生产还有待实现,公众的知晓度还比较低”,有着三代“漆工”背景、从1972年便投身生漆技术研究的彭总工程师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把这一传统产品发扬光大,广泛投放市场,让消费者懂漆、用漆,促进这一民族产业的蓬勃发展。”
技术升级 天然生漆再焕光彩
据了解,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致力于中国天然生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成都市美星工艺油漆厂,现已成为中国天然生漆唯一的专业化生产基地。该厂与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婉霞、研究生颜家振建立了合作关系,还聘请了中国天然生漆专家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做专职顾问,专门设立了“天然生漆实用技术研究所”。
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产品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助其先进完善的科学检验技术、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严谨科学的态度,实现了天然生漆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天然生漆和漆酚改性漆系列产品,丰富的产品线包括有天然生漆、漆酚清漆、漆酚高档木器漆、漆酚耐候耐热重防腐漆、漆酚古建筑漆、漆酚纳米漆、漆酚装饰漆、脱胎漆器工艺漆、食品容器漆酚漆、漆酚亚光漆、古字古画防潮防腐蚀漆、漆酚墨漆、漆酚环氧防腐漆、漆酚催干剂和环保稀释剂。
经过技术改良后的产品,一是实现了可调任意色;二是突破了不易施工的局限,产品既可刷涂,也可喷涂;三是在保持天然生漆独特性能的前提下,消除了人对生漆的过敏反应,真正能大众化使用。
源自天然 演绎现代绿色涂装
现代人用的油漆大多是用化学物质调和而成,虽然具有快干、实用的优点,但也有自己的先天缺陷,一方面随着化学物质的挥发,油漆的漆膜光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黄,十年左右就会开裂,保存期短;更为重要的是采用的多是化工原料,健康环保无法得到保障。
美星工艺油漆厂生产的漆酚漆系列产品,保留了天然生漆的传统工艺,使天然生漆不变形、不退色、耐酸碱、光泽度好、保存期长的独特性能得以保持。更为重要的是,其产品原料源自天然,绿色环保,适应了现代涂装对涂料的高质量全环保的要求,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迅速掀起强劲的“绿色风暴”,来自各地的代理咨询和工程订单不断,广泛运用于化工防腐蚀、发电厂、木器、漆器工艺、文物寺庙古建筑等,采用了该产品涂饰的古今红木家具更远销东南亚以及欧美地区并获得广泛好评。
民族产业 寻求合作共揽商机
成立于1984年的成都市美星工艺油漆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实现年产各类漆品100余吨,厂部在各地设有直销处和代理商总经销处,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天然生漆产品质量无可置疑,但产能和规模还远远不够,这主要是受原材料和资金的限制。一棵漆树50年生命期只能产10公斤大漆,割下来的原漆通过精制提炼又只有50%的利用率。四川虽然是天然生漆主产区之一,但种植面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再加上单凭企业一己之力非常有限,这一民族产业的发展还很缓慢。”彭总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困惑,“发展生漆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现在国家已越来越重视这一民族产业。目前,由美星牵头的长江中上游种植漆树经济林计划正在酝酿中,以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彭总表示,“现在美星厂生产技术力量能够得到保障,产品结构完善,售前售后服务健全,正积极引进资金,加强企业间的项目合作,凡有志于在该领域发展的中外客商,将为您第一时间提供最大的舞台,攫取财富商机!”
记者 杜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