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既将到来,针对今年的主题“消费与责任”目前很多行业和企业纷纷准备举办各种活动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装建材行业也不例外。
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主要的焦点就是报价的笼统和工程量计算的模糊,通常家装公司没有把所有项目和单价罗列清楚,并对外公布,让消费者能菜单式的选择,只是做出所谓根据客户要求所做的报价预算,根本不知是否有漏项、少项的原因,所以部分家装公司通过隐瞒不报、少报或是漏报设计方案和项目来为客户做预算报价。
而由于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严重缺乏,客户很容易偏听偏信,受到误导,再加上部分公司采取“低价策略”,给消费者诸多的“优惠”,轻易就将消费者吸引过去。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发现装修过程中有许多项目需要增补,造价一高再高,与最初的报价相差很大,而此时工程已经在施工,令消费者进退两难,苦不堪言。
其次大量家装“游击队”的存在,也扰乱了家装市场秩序。虽然找“游击队”装修,可能有一些便利之处,但施工、质量却难以得到保障。再加上“游击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双方之间没有签订规范的合同,一旦出了问题,“游击队”无处可找,或推诿责任,问题便无法得到解决,即使发生纠纷,消费者也往往维权无门。
家装建材企业依然面临信誉危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家装企业的“信任危机”解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轻易解决的。只有全行业的人士都参与其中,只有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自觉承担起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合法经营,才能逐渐重塑厦门装修公司的信誉,树立广大消费者对厦门家庭装修、建材企业的信心。
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维权的责任
消费者对家装企业的“信任危机”,很大程度是由信息的缺乏所造成的,因此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就成了解决“信任危机”的关键之一。诚如今年“3.15”主题所倡导的“信任与责任”的宗旨,要维护消费者利益,首先应该从商家做起。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应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主动承担起《消法》规定的经营者的十项义务和有关社会责任,在创造企业利润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利益。此外,消费者作为权利主体,有被告知的权利,这就要求商家不得隐瞒真实信息。至于如何选择商品、选择何种商品,消费者也有他的自主选择权,因此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此外,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性。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能够辨别市场上的真假信息,更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企业那种只顾眼前利益,鼠目寸光的做法,无法将企业做强做大,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灭亡,要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则诚信守法、合法经营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