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北京
家居建材业也水涨船高。然而,过速增长之后行业也面临着重新洗牌,而洗牌者将是品牌建材商场。
北京本土品牌建材城跑马圈地之后,正采取新的扩张方式。而这种扩张给同业者带来的不是竞争而是一些合作的契机。
市场:政策的“海水”和竞争的“火焰”
2005年,虽然国家的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对房地产的增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房地产增速依然保持在8%~9%,这个增速对家居业依然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扩大内需是明年中央经济政策的主旋律。无论房地产还是家居业这都是一个利好的信号。业内人士纷纷预测,明年家居业增速会轻松保持在两位数。这对于家居建材城来说无疑是个良好的“钱景”。
一面是政策的“海水”,另一面是市场竞争的“火焰”。北京大多数家居建材城的日子并不好过。国际知名家居卖场品牌如百安居、乐华梅兰强势进驻北京。外阜家居商城对北京市场也当仁不让,深圳家福特、天津家世界、上海好美家等知名家居商城也在京开疆拓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超过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家居建材城有120多家。
“目前北京家居建材城总量处于过剩的状态。”蓝景丽家的总经理尹勃一语中的。以蓝景丽家丽泽建材城周边为例,相隔不远有好几家建材市场,竞争几乎处于“贴身肉博”的状态。当年丽泽建材城刚开业时需要限制客流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据了解,北京目前120家建材城中,30%左右盈利,30%左右亏损,剩下的则勉强持平。
企业:输出品牌和管理
一方面消费者对家居建材城的品牌依赖度提高,另一方面是市场的饱和。居然之家、蓝景丽家等品牌建材城便采取了不同的扩张思路。
居然之家在北京东西南北各有一家直营店。2005年开始,居然之家将扩张的步伐迈出了北京,2005年9月其在太原的第一家店开门迎客。居然之家连锁经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扩张中,在省会或者一级城市的店主要采取直营的方式。但是在二级市场则会采取特许加盟的方式运作,由居然之家输出品牌和管理。
蓝景丽家虽然没有走出北京,但是他们的扩张方式与居然之家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在他们的眼里,北京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尹勃分析,在亏损的大多数建材家居城中,其管理班子通常是地产商或者股东公司分别出人组成的管理团队。随着竞争日渐激烈,顾客对建材城要求的提高,这些并不专业的管理团队与市场的较高的要求难以对接,亏损成为其必然的命运。这些建材城就是蓝景丽家输出管理的市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