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特别报道 > 家具业品质竞争转向品牌角逐 占领渠道很关键
我有新闻发布文字大小 【

家具业品质竞争转向品牌角逐 占领渠道很关键

发布日期:2007-09-27 查看次数:481
如果不是从小就有一个做生意、当老板的梦想,也许至今仍在河北省乡镇企业局悠哉乐哉地做着公务员,说不定还能混上个副局长、局长之类的官儿当当。乔印军在其公务员生涯最得意的人事处任上辞职下海,一猛子扎进他认为是“朝阳”的家具行业。为了尽快入门儿,他选择了一个最容易进入的行当——沙发行业,取了个与众不同的名字——非同,没成想这竟成了他立誓要一生一世干下去的事业。   从北京攒点货到石家庄去贩卖、在北京圈地开工厂、通过广州家具展获得海外订单、以出口品质打响中国市场,乔印军带着非同沙发一路走来,屈指算来真正入道也就不过五六年,却已经让那些有着十余年历史的“前辈”们感到了压力。在乔印军眼中,一开始就让五大洲50多个国家认可的非同沙发在品质上无可挑剔,而品牌,才是一个家具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必须通过强势渠道来体现,任何企业忽视了这一点,都可能在竞争中落伍,无论它曾经多么辉煌。   “非同”借参展一炮走红   乔印军从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半路出家”杀入家具行业的故事颇有戏剧性。   从“避暑山庄”河北承德老家到保定上大学时,乔印军学的是经济管理,连续3年是三好生,还入了党,在同学中“红得发紫”,这让他毕业时有了选择单位的权利。做梦都想做生意、当企业家的乔印军挑选了一个对未来事业起着重要作用的单位——河北省乡镇企业局做起了公务员,从办公室到人事处,都是和企业家们接触颇密切的“美差”,尤其是参观了很多家具企业之后,他觉得这个行业就是一轮初升的朝阳!1998年,他悄悄在北京注册非同家具公司和“非同”商标,并开始从北京倒腾些家具到石家庄去卖;2000年,支持家人做了几年餐馆、发了笔小财的乔印军借新一轮机构改革之机,义无反顾地放弃铁饭碗和开餐馆的老行当,带着随他辞职的妻子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开始了真正的家具业淘金之旅。   乔印军选择了家具行业最容易入门、投资额度最低的领域——沙发,切入家具经营,并打出了“非同”的旗号,希望与前辈们形成错位,体现自己的“非同寻常”。“当众多家具品牌都首先做国内市场时,我却发现国外是一个很大的金矿。”乔印军在乡镇企业局工作时积累下的人脉这时给他拓展客户提供了便利,“有些过去接触过的出口商直接找我提货,产品就轻而易举地走出了国门”。   真正让非同沙发一炮走红的是2003年春秋两次广州家具展览会,乔印军带着几十款简约现代风格的沙发出现在展览会上,就让全世界来此淘货的客商们眼睛发直,纷纷把订单抛向非同,非同家具就这样以几十个货柜的规模走进了美国、德国、印尼、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   回想起这段往事,乔印军还唏嘘不已:“很多厂商参展就是为了宣传一下,根本拿不到订单,但非同却是冲着订单去的,因为我们专门设计的软体沙发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在款式上没有一件是相同的,因而使客商们眼前一亮。”   “出口转内销”打品牌   如果说仅仅为了赚点钱,乔印军已经很满足了。随着两次展会的成功,非同沙发的海外订单越来越多,市场很快扩大到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按订单生产是出口型企业的普遍做法,做出了品质,就能收回美元。但乔印军却说,一个中国企业没有在中国打出品牌,它永远是空中楼阁,规模做得越大,面临的危机可能就越多。   “提起奔驰宝马,马上想到德国;提起LV,马上想到法国;联想也是在中国本土做大做强之后,才走向世界的。一个品牌要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可,首先应该在自己的国度里做出品牌影响力。”乔印军显然把大学里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运用到了企业战略上,“国外的品牌都跑到中国来抢占市场,我们中国的品牌更应该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乔印军拿到第一批出口订单的时候,就开始在北京周边的一些城市如大连、太原、石家庄等地通过代理商开专卖店,为“反攻”北京市场做前期准备。2005年10月,非同这个生产基地在北京的品牌终于回到北京市场,在东方汇美建立起第一个专卖店,随后,在居然之家、集美、蓝景丽家、爱家等著名家居卖场开设7家专卖店,完成了北京市场的布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将外埠专卖店数量扩展到60家。   非同沙发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一些同行十几年无法完成的渠道扩张,乔印军对渠道的重视溢于言表,“再好的东西没有渠道,就只能是设计作品,不能变成产品、商品和最终让消费者使用的消费品”。乔印军对于“出口转内销”策略的成功颇为自豪:“要进居然之家这样的强势渠道,首先得让同行认可,没有品牌就无法进入强势渠道,相反,通过强势渠道,可以进一步强化品牌,在中国树立起品牌形象,才可能以自主品牌进入世界市场。”   家具业品质战转向品牌战   非同沙发能够在与家具行业的前辈们角逐中迅速突出重围,成为业内和消费者都认可的品牌,乔印军总结出两点经验:一是把握世界流行潮流;二是确保产品品质。   “抓住潮流就是抓住市场。”乔印军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潮流”的认识。作为一个新兴品牌,非同沙发没有追随美国上流社会流行的庞大而繁复的传统美式风格,而是瞄准了目前正在兴起的简约、休闲风潮,迎合人们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这个宝果然被押中了”。   对于产品品质,本来就靠出口支撑起品牌基础的非同沙发可以用“无可挑剔”来形容,正如乔印军所说,“老外们都是人精,蒙不了他们”。在非同沙发最新一期的广播广告中,就称自己是“出口专家”,乔印军认为这是用订单做出来的口碑,与“吹牛”无关。   对于沙发这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来说,品牌意识更加重要。乔印军认为,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人才、研发、服务、战略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品牌,“有了品牌,才能进居然之家这样的卖场,其他方面也就有了基础;没有品牌,谈研发、服务都是空话”。   目前非同沙发出口产品中以OEM为主,但出口美国的产品却打着“非同”品牌,而且销得还不错。“不久的将来,‘非同’品牌将走进更多的海外市场。”乔印军自信地表示:“中国家具行业已经从纯粹的品质战转向品牌战,没有知名度,就不算是品牌,做得再大,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工厂,成为别人的加工基地。”他的理想是,把非同做成中国一流、世界认可的品牌,让中国家具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奇思妙想   乔印军纵论企业管理与品牌打造   ■ 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让我做企业时多了些稳重,不盲目。有的企业一开始发展很快,但做到1个亿甚至十几个亿、几十个亿时,反而破产了,原因在于企业太大掌控不了,不像小作坊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是门学问,仅仅是浪费就会把企业拖垮,这就难怪有的企业销售额很大,一算账,根本没利润,企业就失去了发展动力。   ■ 与妻子一同创业好不好?“夫妻店”做大了,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家族企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和是不是由夫妻掌控无关,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不是也有很多家族式企业吗?关键是企业掌舵人是否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不是因为某个人是自己的大哥而是因为他有能力而居高位。任人唯贤,而不管这个人是亲戚还是外招人才,这才是最重要的。   ■ 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渠道,也只能是一件设计作品,不能变成商品,商品必须通过渠道进行交易;更不可能变成消费品,只有消费者掏钱购买才能实现商品向消费品的转换,这同样必须依托渠道。要进入强势渠道,品牌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没有品牌,能进居然之家这样的卖场吗?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10查看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