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特别报道 > 做强中国创造系列报道之一:十年造百万中国车
我有新闻发布文字大小 【

做强中国创造系列报道之一:十年造百万中国车

发布日期:2007-09-05 查看次数:397
落实科学发展观 喜迎党的十七大 编者按:本报从今天起开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喜迎党的十七大”专栏,将陆续发表“做强中国创造”系列报道,以展示中国名牌企业勇敢走向世界的奋进之路和艰苦创造的精神。 “谋于陋室成于荒滩”的奇瑞,自1997年3月18日白手起家,到2007年8月22日第100万辆下线,这家中国汽车企业完成了欧美汽车强国数十年的发展之路。 人们不禁要问:从艰难的起跑到创造生产出百万辆中国车,奇瑞凭的是什么? 自主创新之根 从奇瑞第一辆整车下线至今,记者已5进奇瑞公司。回顾奇瑞的10年发展,发现奇瑞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两个字——“自主”,无论是搞研发,还是国际合作,都是以“自主”为核心。 从成立之初,奇瑞就一直进行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目前我们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主配套体系,掌握了一批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耀自豪地对《市场报》记者说。 为打破跨国公司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垄断,奇瑞积极培育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的自主创新体系。在CANBUS仪表、EMS、中央智能电子集成控制器项目上,奇瑞均处在当今汽车电子技术前沿上。智能化天窗、综合驻车制动器等产品的技术也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技术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打破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大幅度降低了整车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聚集大批人才 奇瑞公司从国际著名的汽车公司、零部件企业及国内各大汽车企业中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奇瑞这个年轻的企业拥有了成熟的技术与管理团队。奇瑞公司现有员工2.3万人,其中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000多人,引进国外汽车领域知名技术专家、高级管理者、学者100多人。在工程技术人员中,有近3200人从事产品开发,初步形成了车身、动力总成、底盘、电器等系统的专业开发队伍,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独特研发体系 奇瑞公司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要将自主之路走下去,必须要有强大研发体系和研发队伍作后盾。 2003年建立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并以该院为核心,以上海、北京等国内分院和东京、都灵等海外分院为支撑点,以一批控股设计公司为骨干,与关联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开展协同设计,同时兼顾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的产品研发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从整车、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设计到试验试制的较为完整的开发体系,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和数据库。 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奇瑞公司还与全球汽车业界及关联行业、领域,采用多种方式,建立了广泛的双边、多边合作关系。 积极融入世界 近来,奇瑞已成为汽车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角。今年6月,与美国量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7月,与克莱斯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与菲亚特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奇瑞实施品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化,是奇瑞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世界汽车产业的巨头们,无一例外都是高度全球化的公司,几乎所有行业的国际名牌,都是全球化的产物。全球化,也是奇瑞下一步的战略核心。奇瑞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国内位列第一阵营,而是要走出去跻身世界强手之林。 用十年时间,从零开始到100万辆,是奇瑞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奇瑞立足国内,形成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和较强的制造能力,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尹同耀告诉《市场报》记者:“迈上百万辆台阶,标志着奇瑞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时要继续坚持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着眼全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全球竞争力。” 奇瑞从2001年就开始出口,目前产品销售遍及56个国家和地区。从2003年起就一直蝉联国内轿车出口冠军,目前出口量占据中国乘用车行业的半壁江山。2006年奇瑞公司出口超过5万辆,连续4年保持国内乘用车出口第一。今年上半年,出口又突破5万辆,全年有望突破10万辆,比2006年增长一倍。 奇瑞目前已在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埃及、印尼、乌拉圭等6个国家建立了7个工厂,目前还有更多的海外工厂正在筹建中。 随着奇瑞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奇瑞必将成为世界的奇瑞!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10查看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