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特别报道 > 中国平板电视业能否跨过集体“生死界”
我有新闻发布文字大小 【

中国平板电视业能否跨过集体“生死界”

发布日期:2007-07-02 查看次数:621
记者近日随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专家组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电视生产企业调研时了解到,由于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滞后,所需配套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造成我国平板电视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亏损,挥之不去的阴霾  去年以来,日、韩等竞争厂商采取针对性大幅降价策略,产品价格年降幅超过30%,使国内企业亏损加剧。  2006年企业年报显示,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长虹、康佳、海信、厦华和TCL都取得了稳定的赢利,其彩电业务的毛利率则普遍下降。以海信为例,彩电销售收入约105.2亿元,毛利率下跌0.73%,净利润为1.25亿元,而其传统模拟电视业务的净利润超过三亿元。显然,平板电视拖了本土彩电企业经营业绩的后腿。  2007年以来,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平板电视整机降价力度,同时从上游提高面板供应价格,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本土品牌几乎无力应对,导致在一二级城市市场,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那么,本土彩电企业能否守住“市场占有率”这道防线,跨过集体“生死界”呢?  核心技术,必须跨越的难关  目前,以液晶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消费的主流。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显示,在我国大中城市,平板电视的销量已经占到70%以上。  “一方面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市场的强大需求,而我国平板电视生产企业面临集体‘濒危’。本土企业要渡过难关,必须真正具有竞争力,当前迫切需要掌握平板显示关键核心组件。”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徐征说。  “幼稚产业”需要国家支持  据了解,液晶显示技术和最初产品产生于美国,但在亚洲实现了产业化,目前东亚地区已成为全球的产业中心。三星、LPL(韩国LG与飞利浦合资企业)、友达光电、奇美、夏普等前五家企业的液晶电视屏产量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3%。在玻璃、液晶材料等上游领域,美、日、欧企业占有重要地位。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10查看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