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为废料 今日变成宝
堆积如山的磷
石膏将不再是废料,而成为成品建筑材料的新型生产原料。
近日,山东红日阿康公司总经理宋国静和山东泰和东新公司老总贾同春一起在年产60万吨
建筑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协议书上郑重签字。这标志着全国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磷石膏利用项目将落户临沂,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致力于当地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周边复合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磷石膏是磷肥磷铵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工业废料,据了解,生产一吨磷铵可排出4吨左右的磷石膏,年复一年,大量废弃的磷石膏堆积成山,不仅侵占了土地资源,更对大气、水系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其含酸性成分,用传统工艺很难处理,是全国复合肥企业的一大难题。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天然优质石膏不断减少,工业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用于建筑行业以其成本低、回报高,发展前景广阔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山东红日阿康公司在磷酸生产过程中副产大量磷石膏,多年来因其污染周围环境,浪费土地资源一直是困扰该公司的大难题。今年随着国家对环保及节能减排的加强,彻底解决磷石膏污染问题成为该公司的工作重点。经过招商引资,该公司与多家企业协商,最终与山东泰和东新公司达成共识,决定合作开发建设--年产60万吨建筑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利用山东红日阿康公司拥有的原料资源、土地等公用设施、项目建设经验、与各级政府友好的合作关系等优势条件,利用山东泰和东新公司具有的资金、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成熟的生产工艺,把磷石膏制成成品建筑石膏。双方本着精诚合作、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强强联合,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消耗磷石膏80万吨,不仅能够解决红日阿康的磷石膏,而且能够致力于临沂周边企业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发展前景非常好。届时磷石膏将变废为宝,实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山东红日阿康公司是2002年3月经中国外贸部批准成立的外商控股公司,其前身是国有企业—山东红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现有资产15亿元,拥有年产100万吨复合肥,50万吨硫酸、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甲醇、15万吨盐酸的生产能力,是国内规模最大、装置配套最齐全的复合肥制造商。
山东泰和东新公司是中国建材百强,是国内最大的
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同行业世界十强之一。年生产能力2.5亿平方米,公司资产10亿元,下辖1个工业园区、14个分厂。
石膏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4%,产销量居同行业首位,产品目前已出口到美、俄罗斯、韩、泰、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是国内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
两大企业的强强联手,可谓珠联璧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该项目总投资为7000万元,建设工期为1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将达到90%,第二年达到设计产量。建成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将达9000万元,具有较强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临沂市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副市长何龙德参加了签字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何龙德认为,即将建设的6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不仅能够解决山东红日阿康磷石膏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够变废为宝,给双方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彻底解决周边复合肥企业的磷石膏综合利用,为促进当地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社会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