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企业都把如何占有市场,当作是一场战争来打。但凡只要是打仗,就有目的和目标:或是攻城掠地、或是维护权利、或是扩张势力等等。但不管目的是攻城掠地也好、维护权利也好、扩张势力也好,都要分析天下形势了解敌我的“天时、地利、人和”,自身与敌人的优势和弱点,从而以目标策划出一套可行的战略方法,安排战略部署、强势出击,以自己的优势攻击敌人的弱点,夺取胜利。在历史的战斗中就不乏有分析天下形势得以大胜的经典战例,如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三国中的《隆中对》讲的是,刘备屯兵在河南新野,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帮刘备分析天下总体格局,提出具体的应对谋略。
诸葛亮分析优势有三点;1、刘备是汉室的后裔;2、刘备以信义著于四海;3、刘备思贤如渴,英雄都能为其所用。但对刘备的敌人分析:曹操能以弱为强,打败董卓,发展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百万军队。他的成功不仅仅只是靠天时,其还有人为的谋略力量。而孙权又占据江东有三代,并有贤能辅佐、地势险要、民心也有所归附。益州则为汉高祖赖以成就帝业的天府之地,以及益州刘璋的昏庸懦弱,不爱惜民众,那里的有识之士都渴望英明有为的君主统治。荆州呢?拥有丰富的物产,东边与吴郡、会稽郡相邻;西边与巴郡、蜀郡相通。但刘表统治无能,守不住荆州。
诸葛亮帮刘备分析天下形势,为其提出具体应对谋略令孙权可援不可图,又不可与曹操争锋。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夺取荆、益控制险要。与西边的少数民族和睦,结为友好;安抚南边的夷越民族,成为亲邻;外与孙权结成联盟,内修政治。等时机一到,就兵分两路出击,统一天下。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计谋而行事,果然形成了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
盘看中国品牌市场服装、汽车、
家电等等国外的品牌在中国形成一种风行的潮流。而唯一外国品牌在中国没有站住脚的便是
陶瓷行业了,这也是中国唯一的骄傲,这一骄傲是靠中国陶瓷品牌的优秀生产企业、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成绩、是实力支撑起来的。而对现在群雄逐鹿的中国陶瓷行业来说,想在市场分一杯“美羹”,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又是多么的困难。要分这一杯“美羹”就犹如在打一场仗、一场没有硝烟的仗,其像诸葛亮这样分析天下形势,通过分析了解同类产品的强弱,同类企业人才众寡贤愚、同类企业实力,知己知彼提出应对谋略是多么的有必要。没有对自身、对行业的正确看待而是一味的去鼓吹自己、鼓吹文化、鼓吹概念、鼓吹设计,又是多么的浅薄。
目前我国陶瓷产品的抄袭模仿、同质化严重、给同一种东西灌以不同的文化也比较普遍。而当今随素质、观念的不断提升“前卫、时尚、个性”又演绎着整个时代空间,理性与感性的生活方式也大肆受到追捧,所以对陶瓷产品的花色、品种、质量要求都非常高,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是现在这些方面的风向标。而我们的陶瓷行业现在各个企业的生产品种繁多,但总做不精、做不强,没有核心的竞争力。许多企业把市场的竞争归于售价,一味追求低成本低价位,使产品质量越来越差,企业的信誉变成口号。如何与国际接轨许多企业也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检测手段、质量控制及售后服务与国际大公司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都取决于1、管理先天不足;2、创新、设计、开发能力滞后;3、人才荒日渐突出;4、制造成本居高不下;5、不能生产高档产品,形成致命瓶颈。企业如何向这些方面的高处去看齐、靠拢未免不是当今中国陶瓷企业的一个突破口。
当然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对于军队来说当你有比敌人更强大的队伍未必就能打胜仗,其谋略的力量也不能忽视。对于一个企业其成功的因素也取决于多个方面,鼎足三分的局面对刘备这方的成功来说诸葛亮谋略功不可没。做出一个好的品牌,不但要做好企业和产品的
定位和规划,品牌操作并非写一些表面文字,做一些表面工作,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这些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主要是:1、定位产品服务消费群体,明确服务群体的特征和市场份额 ,根据企业产品所拟定的市场状况,拟定产品属性,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手段。2、企业决策和决定必须有据可依。建设和加强自身的服务性能,确实做好终端销售服务,明确顾客要求。3、挖掘市场薄弱环节,有的放矢提高效能。在产品,网络(渠道)、传播(公关、广告等)、推广(营业推广、人员推广等)、服务(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培训、企业的内在和外在文化等多个方面,去打造具有内涵、品位、个性、特色的企业,而这些因素无一不要用先进的谋略制胜。
竞争也是战争。没错,兵法曰:凡用兵者,以计为首。这里面的计其意思是要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局势提出应对和解决方法,然后出奇兵,无有不胜。而现在针对陶瓷行业形式:1、原料上涨,产品成本升高,市场提价困难。2、人才的流失严重、3、市场割据未成定论,目前正处整合洗牌阶段。4、市场“休渔期”给企业自身整顿提供时间。5、产品属性有较大发展空间。6、行业中各组织单位的建设和管理,有较大完善空间。7、市场复苏和需求增加是未来必然趋势等等。而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一个企业要长期地赢得市场认可,就要在创新战略和战术、拒绝浮华、暗练内功、开发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产品、挖掘和培育有潜力和符合发展规划的合作者等方面苦下工夫,以快速、敏捷、灵活的手段去抢占市场,赢得最终的笑容。
来源:装饰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