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马王庙片区地处金阳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结合部,是金阳新区与老城区联结的纽带,是贵阳市西、北出口大门和交通几何中心,与金阳新区连片,距老城区商贸繁华中心喷水池仅6公里,贵遵、贵黄高等级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使三桥马王庙成为贵阳市新时期城市建设改造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境地。
近年来,贵阳市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城市规划建设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公用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城市总体功能明显增强,金阳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三桥马王庙片区紧邻金阳新区,是贵阳市老工业基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三桥马王庙片区的改造和开发建设一直都滞后于其他片区,城市面貌和景观环境质量较差,市政配套不足,公建设施不完善,成为城区中发展最慢的片区,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城市对外展示的风貌形象,也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改善。随着金阳新区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贵金、清金、北马快速通道、城区快速绕城环线、贵广高速铁路、火车新客站等项目的启动,三桥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的改造和开发建设势在必行。
省市主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对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改造做出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指出在贵阳市各片区的发展问题上,首先要发展三桥马王庙片区;三桥马王庙的发展能很好地支撑金阳新区的发展,促进老城区和金阳新区的连接和融合;要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三桥马王庙片区的开发。
三桥马王庙的开发建设将为新区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空间,有效疏导老城区人口和密度压力。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改造是促进贵阳市中心城区各片区平衡发展、促进金阳新区功能完善、改善当地人民群众居住生活环境的重大举措。
三桥老工业区等存量土地资源达到3平方公里,贵黄路沿线等增量城市建设用地达到5平方公里,在土地资源稀缺、寸土寸金的贵阳市中心城区,是弥足珍贵的建设发展区域。
三桥马王庙片区将大力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形成贵阳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带和新兴的城市居住区,成为金阳新区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和老城区西进发展的拓展空间, 成为贵阳市城市建设发展实现新跨越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二、三桥马王庙片区概况
1、区域位置
三桥马王庙片区位于城区西侧,北接金阳新区,东接老城区,是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九个城市组团之一。
2、规划范围
三桥马王庙片区规划范围北至大关、龙泉一带接金阳新区4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南至大凹白岩河、阿哈水库北端接花溪区永安、小河区金竹,西至二铺、小菁接金华镇,东抵黔灵山脉西麓和川黔铁路。规划总用地34.6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98平方公里。
3、行政区划
本次规划用地范围涉及云岩区、南明区和野鸭乡用地,其中云岩区用地8.6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4.8%,包含三桥办事处、黔灵镇的三桥村、改茶村;南明区用地2.4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7.1%,含后巢乡蔡家关村和贵大蔡家关校区;野鸭乡用地23.61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68.1%,包含金关村、金鸭村、大凹村、杨惠村等9个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在西侧和西南侧均以野鸭乡行政乡界为界,分别与金华镇、花溪区、小河区相接。
4、现状概况
规划范围内三个区现状总人口14.45万人(含在校学生人数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9.5万人,农业人口0.98万人,流动人口3.96万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9.85平方公里,东侧马王庙一带以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为主,西侧阳惠、大凹一带主要为村镇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
片区内现状工业用地共计270公顷,主要的工业企业有贵州轮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橡胶配件厂、贵州
大众橡胶有限公司、贵州申一橡胶厂、贵州双菱
橡胶制品厂、贵阳市校具厂、一汽集团贵州汽车配件厂、贵州汽车制造厂、贵州
汽车改装厂、贵阳第三
砂轮厂、贵阳普天通信
机械厂等。除轮胎厂、汽车配件厂、普天通信机械厂等少数企业还在运行外,其余大部分企业已停产,现土地均处于闲置状态,需要以用地置换的方式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现状居住用地分布比较分散,许多厂区、仓库区及教育区中含有生活区,缺乏必要的公建配套设施,存在子女入托、上学较远等问题,马王庙一带水、电、路、气等市政配套滞后,居民生活不便。近年来,随着云岩区城区西进步伐加快,中坝路、二桥等区域房地产迅速升温,新建了一批较完善的居住小区。但片区整体仍然存在为居民服务的市政、教育、医疗、商业、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不完善、配套不足、欠账较多的问题,是片区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
三、三桥马王庙片区的建设条件
1、三桥马王庙片区处于贵阳市“两核三片”城市布局形态中两个核心交接的区位,空间位置比较特殊,是金阳新区与老城区这两个市级中心交通联系的必经区域,城市西向安顺、云南和北向遵义、重庆的对外交通在此交汇衔接。因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同时接受两个市级中心的辐射和服务,同时也是两个市级中心向市域和省域辐射和服务的重要承接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十分突出,发展潜力较大。
2、三桥马王庙片区对外交通体系比较发达,建成有贵遵、贵黄高等级公路、210、321国道等骨干道路。中心环南线建成后,距龙洞堡国际机场行车里程仅10公里,行车时间20分钟即可到达;北京西路建成后距北京路黔灵公园路口仅5公里,行车时间5分钟;与金阳新区的主要干道全面对接,距市级行政中心仅5公里,行车时间5分钟。
3、随着金阳新区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新区的环境设施和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可以为三桥马王庙片区充分共享,为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三桥马王庙片区周边建成有西郊水厂、110KV金关变、金阳
污水处理厂、二桥污水处理厂、清镇气源厂输气主干管等基础设施,为三桥马王庙片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三桥区域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启动,近年来新建了一批较完善的居住小区,有兴隆枫丹白露居住小区、圣泉流云居住小区、贝地小区及碧玉园、新鸿鹄花园等,已逐渐成为贵阳市中心区城郊房地产开发的热点之一。
6、依托三桥马王庙优越的对外交通条件,目前以物流、农产品批发、建材为主大型市场走廊已经初具规模,包括花香村第二批发市场、三桥水果批发市场、金关
钢材市场、汽车配件市场、中坝路种子市场、三桥商业步行街等,为促进贵阳市商品集散物流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三桥马王庙片区的规划发展目标和功能
定位
贯彻落实省市主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对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改造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三桥马王庙北接金阳新区、南接老城区、西接清镇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以北马线(北京西路)、花溪二道、马王路等区域干道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促进三桥马王庙旧城改造和整体开发建设,重点发展对外交通、商品集散、物流商贸等现代产业,形成贵阳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带和新兴的城市居住区,为优化金阳新区城市功能、稀化老城区密度发挥积极作用,并促进金阳新区与老城区的连接和融合,为形成金阳新区和老城区互动发展的格局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贵阳市“双核三片”的城市布局形态,促进三桥马王庙组团发展成为金阳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老城区西进的发展拓展空间。
五、规划用地布局
四大用地功能组成部分:交通枢纽功能区、物流集散功能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功能区、城市居住区。
1、大关、中坝路一带形成以新贵阳火车客站、贵阳汽车客运总站、汽车货运总站为核心、以高快速路为纽带的交通枢纽功能区。
2、沿百花大道、210国道形成以
小商品集散、农产品批发、建材家具为主的专业特色鲜明、集散功能较强、连接城乡和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现代化批发市场带。
3、沿贵黄路、改茶路一带形成以物流仓储、转运、加工、配送、交易为主的现代物流商贸走廊功能带。
4、形成中坝、阳关、马王庙、杨惠、大凹五个居住区,在阳关一带形成片区中心。
六、用地规划重点
1、加快用地结构调整,盘活土地存量资源。
重点对工业用地进行用地置换,主要对贵州申一橡胶厂、贵州橡胶配件厂、贵州橡胶工业公司、一汽贵州汽车配件厂、贵阳新建汽车零部件厂(原贵州汽车制造厂)等工业企业用地进行“退二进三”的用地调整。
2、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重点完善中小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环卫、公交、文化娱乐等为当地居民服务、关系人民群众生活、急需配套的设施,规划共设置中小学校所、医院个、农贸市场处、垃圾转运站处,彻底改善片区的服务配套状况。
3、加快现代产业培育,形成商贸物流大通道。
交通枢纽功能区、现代物流园区、大型商贸市场贸易区等功能性用地,是促进金阳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贵阳市强市升位和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快精品住宅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成片改造,改善人居环境。
重点对中坝、阳关、马王庙等棚房集中的旧区进行成片改造,通过市场化途径促进商品住宅区的开发建设,切实提升片区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变片区的城市面貌。
七、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进一步优化金阳、三桥、大关区域道路体系,形成高速畅达的干道网络,发挥服务西部、辐射全省的区域交通中心的巨大功能作用。同时加强与金阳新区和老城区的互动,加强片区之间联系道路的建设,使金阳新区和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和均衡,形成连接金阳新区和老城区的快速通道系统,极大的提升区域交通通过能力和客流疏散能力,形成金阳新区和老城区之间人流、物流、交通流交换的中枢。
1、铁路
贵阳火车新客站选址位于三桥中坝路片区以北、金阳东部大关一带,规划的贵广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沿黔灵山脉从片区纵向通过。
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的建设,将使贵阳至广州的铁路运营里程由目前的1560公里缩短至820公里,运行时间由21.5小时缩短至5小时左右,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的建设,将构筑一条西部地区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高标准、大运量、最快捷的铁路运输主通道,对于改善西部地区铁路网布局、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发挥巨大作用,为加强地区间经济互补、要素流动、资源开发、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贵广快速铁路和火车新客站的规划建设,对贵阳市的城市形态将产生重大影响,极大的提高贵阳市的区域地位和交通区位条件,贵阳市将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对于贵阳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大贵阳”、提升发展的质量和速度,都将发挥积极的关键性作用。
贵广快速铁路和火车新客站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三桥马王庙片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提升片区的区位优势,改善片区的发展条件,促进片区的整体改造。规划在大关、三桥一带形成贵阳市新的交通中心,依托贵阳火车新客站交通枢纽的建设,促进片区的物流、服务、商贸等现代产业发展,为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改造创造有利条件。
2、高速公路
加强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改造,强化三桥马王庙作为贵阳市西出口门户和辐射全省的交通中心功能,为促进片区的物流、商贸等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在片区形成“一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体系:
①、贵遵路:经改茶路与花溪二道接通,形成贵阳市纵贯南北的过境通道。
②、贵清高速公路(321):起点于金阳新区西南二埔,并与北京西路、北京路贯通,至清镇与建成的清黄高速接通,形成至安顺黄果树的全段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西出口通道,担负着沪瑞高速路和厦蓉高速路两条国道主干线共用通道的职能,并起到联系中心区、金阳新区和清镇市的快速通道的作用。与西北绕城环线相交设互通立交。
③、贵黄路:改造艺校立交桥,与中心环南线贯通,接二戈寨、龙洞堡、小碧以及规划拟建的贵广高速公路。建成后将由贵阳国际机场直达三桥、金阳、清镇和安顺黄果树。
④、西北绕城高速环线:于片区外围以西通过,向北经金阳、白云接建成的东北绕城高速环线,向南经小河、花溪、二戈寨接龙洞堡,是解决贵阳市过境交通的绕城高速环线。
3、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体系
加强与老城区和金阳新区的区域路网衔接和协调,加强片区之间联系道路建设,使金阳和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和均衡,形成连接金阳和老城区的快速通道系统和快速畅达的干道网络,极大的提升区域交通通过能力和客流疏散能力,形成金阳和老城区之间人流、物流、交通流交换的中枢。
片区路网形成“四横五纵”的城市干道网体系。
四横:北马线(北京西路)、三桥南路至马王路、百花大道、太(慈桥)金(阳)线
五纵:中坝路至花溪二道、210国道(白云大道)、长岭路延伸段、金阳大道延伸段、金西大道延伸段
九、开发建设时序
1、用地
建议以片区中部纵向通过的小湾河为界,小湾河以东主要为老城区西进的发展拓展空间,以旧区成片改造和工业用地调整为主,是近期建设改造的重点;小湾河以西主要为金阳新区南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拓展空间,以新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可以纳入中、远期开发建设。
2、道路
尽快实施片区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产业带培育,促进片区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建议先期实施北马线(北京西路)、改造210国道(白云大道)和马王街三条道路。
北马线(北京西路)是三桥马王庙连接老城区最便捷的通道,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三桥马王庙与老城区的时空距离,改善片区的土地区位条件,大大促进片区整体改造进程。
阳关地区和马王庙地区是目前片区脏乱差现象最突出、配套设施最缺乏、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需改造的区域。210国道(白云大道)、马王路改造拓宽分别是解决阳关地区和马王庙地区市政配套和改善阳关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道路基础设施项目。两条道路对阳关地区和马王庙地区的改造将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配合火车新客站建设,实施站前路和花溪二道建设。北由大关经都溪至都拉营接东北绕城环线,南经中坝路接花溪二道至花溪平桥,形成贯穿南北的区域性干道,是火车大关新客站交通组织和交通转换的主要通道,并有效缓解中心区南部和花溪大道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