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紧箍咒”蕴含大商机
“我们推行这些举措,就是要强制性地要求房开企业以社会责任感为重,逼着他们大力建设节能建筑。”昨日,以
建筑节能为主题的贵州首届国际
门窗幕墙节能技术交流新闻发布会在省建设厅举行,省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建设厅总工程师高国富这样说到。
他说的是我省从3月1日开始开始推行的一系列强制房开企业兴建节能建筑的举措,包括“不能达到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的楼盘和建筑,建设主管部门一律不予颁发设计合格证,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房开企业不擅自开工;门窗、幕墙和
墙体等建材达不到国家节能标准的,房开企业不得进行房屋销售;已经建成的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未能符合国家节能要求的,房产部门将不予办理产权”,等等。
使用节能建材 贵州不能再等
高国富说:“我们确实不能再等”。他介绍,随着我省电力、煤炭、优势原材料等工业的加快发展,每年产生的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加,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对堆放地区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利用这些废弃物,完全可以制造保温隔热性能好、符合环保的空心砖等新型墙面材料,且造价并不高。
据了解,我省每年的建筑用砖达110亿块,其中黏土砖达到了70亿余块,这意味着大量的耕地被毁用作制砖。这对于耕地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5%的贵州来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意见,要求在2010年底,全省所有城市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黏土砖和实心页岩砖。“采用
新型墙体材料,就等于节省土地,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是对房开商们社会责任感的考量。”高国富一脸冷峻地说。
多项举措 加强监督
“全省门窗、幕墙及墙体生产加工企业多达五六百家,但80%以上属‘游击队’,假冒伪劣节能建材充斥楼市。总是采用这样低价的节能建材,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
省建筑装饰协会门窗幕墙专业委员会主任谢云宁说:目前的节能建材市场可谓痛心疾首。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治理和监督”。谢云宁透露,自今年4月起,节能建材生产加工培训要在全省开始推行,今后所有从事门窗幕墙生产加工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厂家所提供的建材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节能要求。
此外,《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自3月1日起开始执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进行新、扩、改建工程,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应按照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以每平方米8元的标准预缴专项基金;在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核实验收,办理结算返还。“返还的前提是指建筑企业采用了符合国家要求的节能建材,这就在监督机制上有了可靠的保障”。高国富补充道。
市场空间巨大 建材企业欣喜
强制使用节能建材孕育出的巨大市场空间,让建材企业欣喜不已。
此次贵州首届国际门窗幕墙节能技术交流会,吸引了包括马来西亚、香港在内的省外200余家企业。
青岛腾龙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光掩饰不住对贵州市场的那份期待。
他说,贵州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它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旺盛的上升期,这意味着在这里能找到其它地方无可比拟的机遇。
佛山澳美铝业副总王林生提出了贵州市场的“舍得”计划:先舍,先低价培育市场,然后再赢得市场。
面对如此商机,贵州本土企业自然更不会无动于衷。
贵州宝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继川说,“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一场革命来壮大自己”。
他已经考虑如何在提升生产加工规模,采用更先进技术方面做文章。
贵州铭腾
塑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更是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作为遵义碱厂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依据碱厂年派生出的15万吨
聚氯乙烯做原料,该公司年可产5000余吨塑胶,加工
塑料门窗达10万余平方米,李进说:“有这种资源依托,我们完全有信心做大贵州的节能型门窗生产。”
“其实还不止这些企业,利用煤炭、火电和
磷化工企业众多的优势,我省的新型建筑节能产业大有可为”,高国富乐观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