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政策法规 >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发布日期:1995-01-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2 引用标准   GB 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 228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 241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GB 242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 244 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GB 246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 2102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GB 4163 不锈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   GB 4334.1 不锈钢 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   GB 4334.2 不锈钢 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   GB 4334.3 不锈钢 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   GB 4334.4 不锈钢 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   GB 4334.5 不锈钢 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   GB 4334.6 不锈钢 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 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 7735 钢管涡流探伤方法 3 尺寸、外形及重量 3.1 外径和壁厚 3.1.1 钢管分热轧(挤、扩)和冷拔(轧)两种。   热轧(挤、扩)钢管的外径和壁厚应符合表1(略)的规定,冷拔(轧)钢管的外径和壁厚应符合表2(略)的规定。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表1和表2的规定以外的其他尺寸的钢管,尺寸偏差执行相邻较大规格的规定。 3.1.2 钢管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2 长度 3.2.1 通常长度   钢管的通常长度规定如下:   热轧(挤、扩)钢管…………………2~12m   冷拔(轧)钢管………………………2~8m 外径小于或等于10mm 冷拔(轧)钢管供应长度应不小于1m。 3.2.2 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   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全长允许偏差为+15mm。   倍尺总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每个倍尺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留出切口余量:   外径≤159mm……………………5~10mm   外径>159mm……………………10~15mm 3.2.3 范围长度   范围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 3.3 弯曲度   钢管的弯曲度不得大于如下规定:   壁厚<15mm……………………1.5mm/m   壁厚≥15mm……………………2.0mm/m   热扩管…………………………3.0mm/m 3.4 端头外形   钢管两端应切成直角,并清除毛刺。 3.5 交货重量   钢管应按实际重量交货,也可按理论重量交货。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    π——3.1416;    ρ——钢的密度,kg/dm3,钢的密度见表5;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钢管按理论重量交货时,热轧(挤、扩)无缝钢管按上列公式计算的数值加15%,冷拔(轧)无缝钢管按上列公式计算的数值加10%,作为标准重量。 3.6 标记示例 用00Cr17Ni14Mo2钢制造的外径为25mm,壁为2mm,定尺长度为6000mm的钢管,其标记为:   钢管0Cr17Ni14Mo2-25×2×6000-GB/T 14975—94 Ⅰ 4 技术要求 4.1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4.1.1 成品钢管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 222中表3的规定。 表3 热轧(挤、扩)钢管 冷拔(轧)钢管 尺寸,mm 允许偏差 尺寸,mm 允许偏差 普通级 较高级 普通级 较高级 外径D 68≤D≤159 159<D≤426 ±1.25 ±1.5 ±1 外径D 10≤D≤30 30<D≤50 D>50 ±0.30 ±0.40 ±0.9% ±0.20 ±0.30 ±0.8% 壁厚 <15 ≥15 +15 -12.5 +20 -15 ±12.5 壁厚 ≤30 >3 ±14% +12% -10% +12 -10 ±10% 4.1.2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4的规定。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表4以外牌号的钢管。 4.2 制造方法 4.2.1 钢的冶炼方法   钢应采用电弧炉冶炼。   经供需双方协议,可采用其他方法冶炼。 4.2.2 钢管的制造方法   钢管应采用热轧(挤、扩)或冷拔(轧)方法制造,需方要求某一种方法制造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4.3 交货状态   钢管经热处理并酸洗交货。成品钢管的推荐热处理制度见表5。 表4 组 织 类 型 序号 牌号 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Ni Cr Mo Ti 其他 奥 氏 体 型 1 0Cr18Ni9 ≤0.07 ≤1.00 ≤2.00 ≤0.035 ≤0.030 8.00~11.00 17.00~19.00 2 00Cr19Ni10 ≤0.030 ≤1.00 ≤2.00 ≤0.035 ≤0.030 8.00~12.00 18.00~20.00 3 0Cr23Ni13 ≤0.08 ≤1.00 ≤2.00 ≤0.035 ≤0.030 12.00~15.00 22.00~24.00 4 0Cr25Ni20 ≤0.08 ≤1.00 ≤2.00 ≤0.035 ≤0.030 19.00~22.00 24.00~26.00 5 0Cr18Ni10Ti ≤0.08 ≤1.00 ≤2.00 ≤0.035 ≤0.030 9.00~12.00 17.00~19.00 5C%~0.07 6 0Cr18Ni11Nb ≤0.08 ≤1.00 ≤2.00 ≤0.035 ≤0.030 9.00~13.00 17.00~19.50 ≥5C% 7 0Cr17Ni12Mo2 ≤0.08 ≤1.00 ≤2.00 ≤0.035 ≤0.030 10.00~14.00 16.00~19.00 2.00~3.00 Nb≥10C% 8 00Cr17Ni14Mo2 ≤0.08 ≤1.00 ≤2.00 ≤0.035 ≤0.030 12.00~15.00 16.00~19.00 2.00~3.00 9 0Cr19Ni13Mo3 ≤0.030 ≤1.00 ≤2.00 ≤0.035 ≤0.030 11.00~15.00 16.00~19.00 3.00~4.00 10 00Cr19Ni13Mo3 ≤0.030 ≤1.00 ≤2.00 ≤0.035 ≤0.030 11.00~15.00 16.00~19.00 3.00~4.00 11 0Cr18Ni12Mo2Ti ≤0.08 ≤1.00 ≤2.00 ≤0.035 ≤0.030 11.00~14.00 16.00~19.00 1.80~2.50 5C%~0.70 12 1Cr18Ni12Mo2Ti ≤0.12 ≤1.00 ≤2.00 ≤0.035 ≤0.030 11.00~14.00 16.00~19.00 1.80~2.50 5(C%-0.02)~0.80 13 0Cr18Ni12Mo3Ti ≤0.08 ≤1.00 ≤2.00 ≤0.035 ≤0.030 11.00~14.00 16.00~19.00 2.50~3.50 5C%~0.70 14 1Cr18Ni12Mo3Ti ≤0.12 ≤1.00 ≤2.00 ≤0.035 ≤0.030 11.00~14.00 16.00~19.00 2.50~3.50 5(C%-0.02)~0.80 15 0Cr18Ni12Mo2Cu2 ≤0.08 ≤1.00 ≤2.00 ≤0.035 ≤0.030 11.00~14.00 17.00~19.00 1.20~2.75 Cu1.00~2.50 16 00Cr18Ni12Mo2Cu2 ≤0.030 ≤1.00 ≤2.00 ≤0.035 ≤0.030 12.00~16.00 17.00~19.00 1.20~2.75 Cu1.00~2.50 17 1Cr18Ni9Ti ≤0.12 ≤1.00 ≤2.00 ≤0.035 ≤0.030 8.00~11.00 17.00~19.00 5(C%-0.02)~0.80 铁 素 体 型 18 0Cr13 ≤0.08 ≤0.60 ≤0.80 ≤0.035 ≤0.030 * 12.00~14.00 奥氏体 | 铁素体型 19 0Cr26Ni5Mo2 ≤0.08 ≤1.00 ≤1.50 ≤0.035 ≤.030 3.00~6.00 23.00~28.00 1.00~3.00 注:*残余元素Ni≤0.60。 表5 组 织 类 型 序号 牌号 推荐热处理制度 力学性能 密度 kg/dm3 σb,MPa σ0.2,MPa δ5,% 不小于 奥 氏 体 型 1 0Cr18Ni9 101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3 2 00Cr19Ni10 1010~1150℃,急冷 480 175 35 7.93 3 0Cr23Ni13 101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8 4 0Cr25Ni20 92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8 5 0Cr18Ni10Ti 98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5 6 0Cr18Ni11Nb 101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8 7 0Cr17Ni12Mo2 101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8 8 00Cr17Ni14Mo2 1010~1150℃,急冷 480 175 35 7.98 9 0Cr19Ni13Mo3 101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8 10 00Cr19Ni13Mo3 1010~1150℃,急冷 4810 175 35 7.98 11 0Cr18Ni12Mo2Ti 1010~1150℃,急冷 530 205 35 8.00 12 1Cr18Ni12Mo2Ti 1010~1150℃,急冷 530 205 35 8.00 13 0Cr18Ni12Mo3Ti 1010~1150℃,急冷 530 205 35 8.10 14 1Cr18Ni12Mo3Ti 1010~1150℃,急冷 530 205 35 8.10 15 0Cr18Ni12Mo2Cu2 1010~1150℃,急冷 520 205 35 7.98 16 00Cr18Ni12Mo2Cu2 1010~1150℃,急冷 480 180 35 7.98 17 1Cr18Ni9Ti 1000~1100℃,急冷 520 205 35 7.90 铁 素 体 型 18 0Cr13 780~830℃,空冷或缓冷 370 180 22 7.70 奥氏体 | 铁素体型 19 ≥950℃,急冷 590 390 18 7.80 注:热挤压管的抗拉强度允许降低20MPa。 凡经整体磨、镗或经保护气氛热处理的钢管,可不经酸洗交货。 4.4 力学性能   热处理状态钢管的纵向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延伸率δ5)应符合表4的规定。   根据需方要注,在合同中注明,可测定钢管的屈服强度。 4.5 工艺性能 4.5.1 水压试验   钢管应逐根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按公式(2)计算:              P=……………………………………(2) 式中:P——试验压力,MPa;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R——允许应力,本标准规定抗拉强度的40%,MPa;    在试验压力下,应保证耐压时间不少于5s,钢管不得出现漏水或渗漏。   供方可用超声波检验或涡流检验代替水压试验。超声波检验的对比样块刻槽深度为钢管公称壁厚的12%,涡流检验灵敏度A级。 4.5.2 压扁试验   壁厚小于或等于10mm的钢管,可进行压扁试验,压扁后试样不得有裂缝和裂口。   压扁后的外壁距H(mm),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H——压扁后的外壁距,mm;    S——钢管公称壁厚,mm;    D——钢管公称外径,mm;    α——单位长度变形系数。奥氏体型钢管为0.09,其他为0.07。 4.5.3 扩口试验   根据需方要求,在合同中注明,壁厚小于或等于10mm的钢管可进行扩口试验。扩口试验的顶心锥度为30°、45°或60°中的一种,扩口后外径的扩大值为10%,扩口后试样不得出现裂缝和裂口。 4.6 晶间腐蚀试验   根据需方要求,在合同中注明,奥氏体型钢管可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按GB 4334.1~4334.6的规定。具体腐蚀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 4.7 表面质量   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轧折、离层和结疤存在。这些缺陷应完全清除,清除深度不得超过公称壁厚的负偏差,其清理处实际壁厚不得小于壁厚所允许的最小值。   在钢管内外表面上,直道允许深度如下:   热轧(挤、扩)钢管:不大于公称壁厚的5%,直径小于和等于140mm的钢管,最大允许深度不大于0.5mm;直径大于140mm的钢管,最大允许深度不大于0.8mm。   冷拔(轧)钢管:不大于公称壁厚的4%(壁厚小于1.4mm的直道允许深度为0.05mm),最大深度不大于0.30mm。   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其他缺陷允许存在。 4.8 超声波检验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钢管可进行超声波检验,对比样刻槽深度为钢管公称壁厚的10%。 5 试验方法   钢管各项试验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6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检查和验收   钢管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的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6.2 组批规则   钢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尺寸、同一牌号、同一材料状态、同一热处理制度(指热处理交货的)的钢管组成。每批钢管的根数不大于如下规定:   外径≤76mm 壁厚≤3mm……………………400根   外径>351mm…………………………………50根   其他尺寸……………………………………200根 6.3 取样数量   每批钢管的各项试验的取样数量按表6的规定进行。 表6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取样数量 1 化学成分 GB 222 GB 223 每炉罐一个试样 2 拉伸试验 GB 228 GB 6379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一个试样 3 压扁试验 GB 246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一个试样 4 扩口试验 GB 242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一个试样 5 水压试验 GB 241 逐根 6 超声波检验 GB 4163 逐根 7 涡流探伤 GB 7735 逐根 8 晶间腐蚀试验 GB 4334.1~6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一个试样 9 尺寸 精度0.01mm量具 逐根 10 表面 肉眼 逐根 6.4 复验与判定规则   钢管的复验与判定规则按GB 2102的有关规定进行。 7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钢管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 2102中的有关规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