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用承插式混凝土预制导管
发布日期:1995-05-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电缆用承插式混凝土预制导管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保管和运输等。
1.2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制造、现场安装的电力电缆用、橡胶圈柔性密封、连杆连接的预制导管。
通讯或其他电缆的保护管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700 炭素机构钢
GB J 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J 20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
3 产品分类
3.1 分类
3.1.1 预制导管按孔数分为2孔、4孔、6孔三类。预制导管按孔径分为125mm、150mm两种规格。
3.1.2 预制导管按水密性能分为Ⅰ、Ⅱ级。
3.2 等级
预制导管按水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3.3 标记
3.3.1 产品标记的顺序按孔径×公称长度、孔数、水密性等级、产品等级及标准编号。
3.3.2 标记示例
孔径为150mm、公称长度为1000mm、孔数为4孔、水密性等级为Ⅰ级的优质品预制导管:150×1000 4 I A JC 565
4 规格尺寸
4.1 预制导管的规格尺寸应符合图1(略)和表1(略)的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混凝土强度
5.1.1 预制导管用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0MPa。
5.1.2 预制导管脱模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应不低于16MPa。出厂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28MPa。
5.2 外观
5.3 尺寸偏差
预制导管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略)规定。
5.4 力学性能
预制导管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略)的规定。
5.5 水密性能
预制导管的水密性能应符合表5(略)的规定。
预制导管按6.6条规定进行水密性试验时,管接头处应不漏水、不滴水、不开裂。
5.6 密封用胶圈技术性能
预制导管密封用的胶圈的技术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7 连杆技术性能
预制导管用连杆的技术性能能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混凝土抗压强度
6.1.1 立方体试件压强试验
a.按 GB J 204规定取样和制作试件,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采用该批混凝土成型的预制导管相同。
b.标准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如采用100mm×100mm×100mm试件时,应乘以换算系数0.95。
c.试件龄期为脱模
d.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符合GB J107规定。
6.2 外观检查与尺寸检查
6.2.1 起皮、粘皮、麻面的面积用面积仪测量:凹槽的宽度和长度、合缝处错缝、局部磕损用精度为1mm的钢板直尺测量;深度用精度为1mm的测深仪测量。
6.2.2 预制导管的管长和承插口工作面的宽度与长度用精确度为1mm的钢板直尺测量。
6.2.3 预制导管的孔径用内卡钳和精确度0.5mm的钢板直尺测量,以预制导管两端垂直对称位置各测两处,取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6.2.4 预制导管承插口端面与管轴的垂直度用直角尺与精确度为1mm的钢板直尺测量,测量位置在承插口端面的中部,沿与管轴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一次。取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6.2.5 孔间相对位置用精确度为1mm的专用量具测量,沿与管轴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一次。取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6.3 管体破坏弯矩
6.3.1 预制导管的抗弯试验采用简支法,支座的长度应大于管体最大宽度,试验装置见图(略)。
6.3.2 试验时以20kN/min的加荷速度均匀加荷至管体破坏。
6.3.3 管体破坏弯矩按公式(1)进行计算:
式中:M——破坏弯矩,kN.m;
6.6 水密试验
将两根预制导管对准连接,试验前,接头部橡胶圈应到位,并用连杆将预制导管拉紧到位。按第5.4条规定的预制导管级别,先进行转角为0℃时的水密试验,试验时在接头处外加水压至要求水压,恒压10min,如孔内无渗漏水现象及水斑,如无则为合格。
7 检验规则
7.1 预制导管的检验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两种。
7.2 出厂检验
7.2.1 出厂检验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水密试验。
7.2.2 批量
出厂产品以相同规格、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的预制导管为一个批量,每批产品的数量不得超过150根,但当1周内生产总数不足150根,也可作为一个批量检验。
7.2.3 抽样方式
随机抽样
7.2.4 混凝土强度
产品出厂时,该批产品所用混凝土的各期强度均应不低于第5.1条的规定。
7.2.5 外观质量
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根,按所规定等级进行外观检测,如有1根不符合表2中相应等级的规定,则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复检样品应全部符合表2中相应等级的规定,否则,该批产品应降等或判为不合格品。
7.2.6 从每批通过外观检测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根,按表3规定项目进行尺寸偏差的检测,如有1根不符合表3相应等级的规定,则从同批产品加倍抽样复检,复检产品应全部符合表3中相应等级的规定。否则,该批产品应降等或判为不合格品。
7.2.7 水密试验
从每批通过外观检测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根,按第6.6条进行水密试验。如试验时预制导管孔内有渗、漏水或水斑、则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复检样品应全部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项目为: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水密试验、管体抗弯试验、管体支压试验、接头部剪切破坏试验。
7.3.2 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定型鉴定时;
b.正常生产时,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d.产品连续停产三个月,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3 型式检验中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水密试验的检验要求同出厂检验。
7.3.4 按头部剪切破坏试验:从尺寸偏差检验的样品中抽取2根,按6.5条规定进行试验。
7.3.5 管体抗碗试验:从尺寸偏差检验或水密试验,接头部剪切破坏试验的样品中抽取1根,按第6.3条规定进行试验。
7.3.6 管体支压试验
从尺寸偏差检验或水密试验、接头部剪切破坏试验的样品中抽取1根,按第6.4条规定进行试验。
7.3.7 接头部剪切破坏试验、管体抗弯试验和管体支压试验三项试验中,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表4规定时,应从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2根样品对该项试验进行复验。复检时,样品应全部符合表4中该项试验的规定,经复检的该批产品不能定为优质品或一等品。
7.4 判定规则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水密性及力学性能符合技术要求中相应等级时,则判为该等级。
8 标志与出厂证明书
8.1 标志
除另有规定外,预制导管上应有如下标志,标志应清晰明显地印在预制导管管身外表面相临的两个面的中部:
a.红色电的标志,应印在管身外表四个面的中部;
b.“下有电缆”的字样;
c.预制导管的产品标记
d.预制导管的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e.制造日期
8.2 出厂证明书
出厂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批量编号;
b.产品标记;
c.制造厂厂名及制造日期;
d.产品数量;
e.出厂抽验结果(外观、尺寸、水密试验);
f.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结果
g.制造厂质量检查部门签章。
9.保管、包装及运输
9.1 保管
9.1.1 产品应按类型、规格、等级及生产顺序分别堆放。
9.1.2 产品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可采用立式或卧式堆放。立式堆放时,堆放层数为1层。产品下应垫以草垫或厚度不小于5mm的砂层,卧式堆放时,堆放层数应不超过表7(略)规定。产品层与层之间应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的支承点应在同一平面,各层垫木位置应在同一垂直上。
9.2 包装
产品的承插口处应用草绳、草片、草包等包装、以防碰撞损坏。
9.3 运输
9.3.1 产品起吊及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9.3.2 产品运输时,应固定牢靠,可采用立式或卧式堆放。立式堆放时,堆放层数为1层。产品下应垫以草垫,产品间用草包等隔离;卧式堆放时,堆放层数应不超过表7(略)规定,层间应垫以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