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式垫片试验方法(原GB 4620—1984, GB 4621—1984作废)
发布日期:1993-10-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缠绕式垫片水压及蒸汽密封性能试验的试验机,试样和试验步骤等。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缠绕式垫片的水压密封性能和蒸汽密封性能。
2 水压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2.1 试验机
试验机由加载装置、法兰、水压负荷装置和相应的指示仪表组成(见图1)。
2.1.1 加载采用液压方式,也可采用螺栓连接,以提供足够的预紧比压并能保持试验所规定的时间。
2.1.2 法兰用于安装式片,采用凸平面式法兰,密封面表面粗糙度为3.2材料为20号钢。
2.1.3 水压负荷装置要保证供给规定的压力,并能使该压力保持规定的时间。
2.1.4 压力表精度为1.5级。
2.2 试样
试样的规格按表1规定。
2.3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按表1规定。
表1
──────┬──────┬──────┬─────┬─────┬───────
试样规格 │ 公称压力PN │ 试验压力 │ 试验水温 │ 保压时间 │ 预紧比压
mm │ MPa │ ℃ │ ℃ │ min │ MPa(bar)
──────┼──────┼──────┼─────┼─────┼───────
│ 5.0 │ │ │ │
DN80 │ 10.0 │ │ │ │
│ 15.0 │ 公称压力 │ │ │
│ 25.0 │ 的1.3倍 │ 常温 │ 10 │70±1(700±10)
──────┼──────┤ +10 │ │ │
DN100 │ 2.5 │ 0 % │ │ │
│ 4.0 │ │ │ │
──────┴──────┴──────┴─────┴─────┴───────
2.4 试验步骤
2.4.1 将试片放在洁净的下法兰面上,施加规定的预紧比压。
2.4.2 打开排气阀K1,然后起动水压负荷装置,把水注入法兰内腔,待排出系统内空气后关闭阀门
K1,再起动水压负荷装置加压,达到规定的压力后,关闭阀门K2保 至规定时间。
2.4.3 试验完毕打开阀门K2排出法兰内腔水,解除预紧比压取出试片。
2.5 结果鉴定
用眼观察试片外缘在保压时间内有无水珠,试验完毕的试片有无脱焊及明显变形。
3 蒸汽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3.1 试验机
试验机由加载装置、高压釜、水压负荷装置等组成(见图2)。
3.1.1 加载装置采用液压装置或螺栓连接,要有足够的予紧比压将试片平稳的压紧在高压釜上,并能
使该予紧比压保持规定的时间。
3.1.2 安装试片用高压釜采用凸平面式法兰密封面,表面粗糙度为3.2,材料为1Cr18Ni9Ti钢。
3.1.3 水压负荷装置要保证供给足够的水和压力,并能保持规定的时间。
3.1.4 蒸汽发生器要具有从常温开始在2h内产生规定的蒸汽、温度和压力的能力。
3.2 仪器
3.2.1 天平:感量为0.000 1g。
3.2.2 玻璃容器:容积为10 ̄20mL。
3.3 仪表
3.3.1 温度指示仪表,精度为1级。
3.3.2 压力指示仪表,精度为1.5级。
3.4 试样
试样的规格按表2规定。
3.5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按表2规定。
表 2
──────┬──────┬──────┬─────┬─────┬───────
试样规格 │ 公称压力PN │ 试验压力 │ 试验水温 │ 保压时间 │ 预紧比压
mm │ MPa │ ℃ │ ℃ │ min │ MPa(bar)
──────┼──────┼──────┼─────┼─────┼───────
│ 5.0 │ │ │ │
DN80 │ 10.0 │ │ │ │
│ 15.0 │ 公称压力 │ │ │
│ 25.0 │ 的1.3倍 │ 300 ̄520 │ 40 │70±1.0(700±10)
──────┼──────┤ +10 │ │ │
DN100 │ 2.5 │ 0 % │ │ │
│ 4.0 │ │ │ │
──────┴──────┴──────┴─────┴─────┴───────
注:聚四氟乙烯垫片的试验温度为200℃。
3.6 试验步骤
3.6.1 将试样及密封圈正确的放在洁净的高压釜密封面上,施加规定的预紧比压。
3.6.2 起动水压负荷装置,将水注入高压釜内。
3.6.3 起动蒸汽发生器装置开始升温,至达到规定的温度和压力并保持规定的时间。
3.6.4 将玻璃容器注入一定冷水后用天平称量,记取读数G。
3.6.5 待温度和压力达到规定值,将称量后的玻璃容器放入检漏管下,并将检漏管浸入水中。
3.6.6 试验完毕将压力降至零,温度降至常温,然后取出玻璃容器用天平称量,记取读数G1。
3.7 结果计算
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
G1-G
ε=────
t
式中:ε──池漏速率(保留五位小数),g/s;
G──试验前玻璃容器质量,g;
G1──试验后玻璃容器质量,g;
t──保温保压时间,s。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烟台石棉制品总厂、南京化工学院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增发、张建国、朱洪生、顾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