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盒子卫生间 制品
发布日期:1992-07-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盒子卫生间(以下简称卫生间)的技术要
求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玻璃钢为主要原材料的建筑用盒子卫生间。车、船用卫生间也可参照使
用。
2 引用标准
GB 3809 陶瓷洗面器普通水嘴
GB 5347 浴盆明装水嘴
GB 6952 卫生陶瓷
GB 6953 卫生陶瓷规格及连接尺寸
GB 719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浴缸
GB 7913 卫生洁具铜排水配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7914 卫生洁具铜排水配件 结构型式和连接尺寸
GB 8219 坐便器低水箱配件
GB/T 13095.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盒子卫生间 类型和尺寸系列
GB/T 13095.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盒子卫生间 防水盘
GB/T 13095.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盒子卫生间 试验方法
GBn 263 卫生陶瓷外观质量
3 术语
3.1 盒子卫生间:将各种卫生洁具及配件组合在一个盒子内,构成的多功能卫生间单元。
3.2 防水盘:用做卫生间底面的防水盘形构件。
3.3 构件:指卫生间的顶板、壁板、底板及门等结构件。
3.4 配件:卫生间所需各种零部件,如卫生洁具的五金件等。
3.5 玻璃钢复合板:玻璃钢—石膏板,玻璃钢—纤维板,玻璃钢—石棉水泥板以及玻璃钢与其
他材料制成的复合板。
4 类型及尺寸
4.1 类型及尺寸应答 GB/T 13095.2规定。
4.2 类型及尺寸也可根据使用和设计要求并参照GB/T 13095.2选定。
5 技术要求
5.1 构件
5.1.1 顶板:用玻璃钢或玻璃钢复合板及其他防水板制作,并应符合5.6条规定。
5.1.2 壁板:用玻璃钢板或玻璃复合板制作,并应符5.6条规定。
5.1.3 底板:用玻璃钢防水盘构成,并应符合GB 13095.3规定。
5.1.4 门:用玻璃钢夹层板或其他防水板制作。
5.1.5 其他材料:采用钢板、铝型材等其他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2 配件
5.2.1 浴缸:玻璃钢浴缸应符合GB 7191的规定,其他浴缸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浴缸须配有侧
板,并可与卫生间固定。
5.2.2 卫生洁具:包括洗面器、洗涤器、坐便器及低水箱等,陶瓷制品均应符合GB 6952、GB
6953及其他标准的规定。也可采用玻璃钢或人造大理石制品,但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2.3 卫生洁具配件:包括洗面器水嘴、浴缸水嘴、低水箱配件及排水配件等。
洗面器水嘴应符合GB 3809的规定;
浴缸水嘴应符合GB 5347的规定;
低水箱配件应符合GB 8219的规定;
排水配件应符合GB 7913、GB7914的规定。
排水配件也可采用耐腐蚀的塑料制品、铝制品等,但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2.4 管道、管件:卫生间内用管道、管件必须不易锈蚀,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2.5 电器:包括壁灯、排风扇、电插座及烘干器等。所用电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2.6 其他配件:包括毛巾架、手纸盒、肥皂盒、镜子及门锁等配件,均应防水或用不易锈蚀
的材料,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3 结构
卫生间结构应符合以下规定。
5.3.1 组装卫生间所需的配件按以下两类根据需要选定。
a. 主要配件:浴缸、浴缸水嘴、洗面器、洗面器水嘴、坐便器、低水箱或自闭冲洗阀、
照明器具、肥皂盒、手纸盒、毛由架、排风扇镜子等。
b. 选用配件:妇洗器、浴缸扶手、梳妆架、淋浴拉帘、衣帽架、插座、烘干器、清洁箱
、电话、紧急呼唤器等。
5.3.2 卫生间与建筑结构牢固连接。
5.3.3 易锈金属零配件不应外露在卫生间内。
5.3.4 与水直接接触的木器应做防水处理。
5.3.5 构件、配件及结构原则上应便于保养、检查、维修和更换。
5.3.6 电器及线路不能漏电。
5.3.7 室内照明应达到70Lx。洗面器上方150mm处应达到150Lx。
5.3.8 排风扇的排风量至少应达到每小时换气两次。
5.3.9 地面应安装地漏,并应防滑和便于清洗。
5.3.10 组成卫生间的主要构件、配件除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外,其质量等级应相一致。
如不一致,则按低等级规定卫生间的等级。
5.4 外观
5.4.1 玻璃钢材料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龟裂、无气泡、颜色均匀。
5.4.2 金属配件外观应满足以下几点:
a. 表面加工良好、无裂纹、伤痕、气孔等。
b. 镀层部分无剥落或颜色不均等现象。
c. 易锈部位均做防锈处理。
5.4.3 其他材料无明显缺陷和不良气味。
5.5 使用性能
5.5.1 可洗浴,浴缸可供冷、热水,有淋浴器。
5.5.2 可排便,便后可冲洗。
5.5.3 可洗漱,洗面器可供冷、热水,备有镜子。
5.5.4 卫生间应有脱换衣物必需的空间。
5.5.5 能够换气。
5.5.6 进出口有门,门锁可应急从外面打开。
5.5.7 浴缸、坐便器及洗面器均能排水,并确保排水通畅。通水后不渗漏。
5.5.8 卫生间应便于清洗,并确保排水通畅。
5.6 性能试验要求
卫生间成品性能试验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 目 性能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电 工作正常、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度 卫生间内 大于70
Lx 洗面器上方150mm处 大于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耐湿热性 没有裂纹、剥落、气泡等异常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绝缘 绝缘电阻 大于1 MΩ
耐电压 1000V连续1 min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耐砂袋冲击 壁板、底板 没有裂纹、剥落、破损等异常现象
挠度mm 顶板 小于10
壁板 小于7
强度1) 底板 # 小于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部位密封性 壁与壁、壁与顶、壁与底面连接处 无漏水和渗漏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管检漏 洗面器、浴缸、低水箱配管、排水管 无渗漏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强度以耐砂袋冲击和挠度来衡量。
6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按GB/T 13095.4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交收检验
每个产品必须进行交收检验。检验项目为通电、外观和使用性能。
7.1.2 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a. 首制卫生间;
b.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质量检要求;
c. 供需双方发生质量纠纷;
d. 原材料、工艺或结构明显改变;
e. 每生产一年时。
检验项目为通电、外观、使用性能、光照度、耐湿热、电绝缘、强度、密封性及配管检
漏等。
7.2 组批及抽样规则
7.2.1 以生产厂一次提交用户的同类型、同尺寸的产品为一批。
7.2.2 从该批中随机抽取一台卫生间,按7.1.2规定的项目进行型式检验。
7.3 判定规则
7.3.1 按7.1.1进行交收检验。每一台不合格产品允许修补至合格。修补后仍不合格者,判该
产品不合格。
7.3.2 按7.1.2进行型式检验,若有不合格项目,应从该批中再随机抽取一台对不合格项目进
行复检,若其中任一项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不合格。
7.3.3 生产厂可对复检不合格批重新整理后,再次提交检验。
8 产品标志和说明书
8.1 产品标志
在卫生间明显的位置上牢固地固定标牌,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类型、尺寸、商标、生
产厂名及出厂日期等。
8.2 说明书
说明书应以图示和说明表示。
8.2.1 使用说明书:包括使用方法、清扫方法、使用注意事项、检修故障的处理及其他。
8.2.2 安装说明书:包括卫生间的结构、安装、固定方法、组装顺序、组装后检验及有关注
意事项,并附安装图。
9 包装、存放、运输与安装
9.1 包装
9.1.1 整体产品壳体不做包装,将门板与门锁用塑料薄膜包好,易损件应装箱。
9.1.2 散件按部件的种类、尺寸分别用木箱或纸箱包装,壁板的板面之间用纸保护,电镀件、
玻璃件的包装箱填充纸屑保护。
9.1.3 每个箱体外面应标明外型尺寸、总重及防压防雨标记。箱内应有装箱单、说明书及产
品合格证。
9.2 存放
9.2.1 整体或散件均应放在棚内存放,要求防雨防晒。
9.2.2 散件存放时板件应平整重叠堆放,其板面之间须用纸保护,且堆放高度不超过1m。
9.3 运输
9.3.1 整体运输,产品应固定,防止滑移。
9.3.2 散件运输,应避免碰撞和堆放重物。
9.4 安装
9.4.1 安装应按说明书或在生产厂指导下进行。
9.4.2 整体安装应与建筑主体施工同时进行。散件组装可在建筑主体完工后进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志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