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布、带、管代号(原JC 286—1980作废)
发布日期:1985-01-01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布、带和套管等机织织物代号。
1 布的代号
1.1代号的要素
布的代号包括下述要素的缩写技术符号:
1.1.1用英文字母表示所用玻璃的类型。
一般使用的几种玻璃见GB 4202-84《玻璃纤维纱代号》1.1.
1.1.2用英文字母表示布的种类。
W──布;
WR──无捻粗纱布;
WB──圆筒布;
WD──定长纤维布;
WT──变形纱布;
W(G×C)──玻璃纤维纱和棉纱交织、混织布;
W(G×D)──玻璃纤维纱和聚酚纤维交织、混织布。
1.1.3用一个数值,表示布的厚度,以公称厚度(毫米)乘1000之值表示。
1.1.4用一个数值,表示布的宽度或圆筒布的周长,以厘米为单位。
1.2各类玻璃纤维布的代号
1.2.1 一般连续纤维布
a.所用玻璃的类型;
b.表示布的字母W;
c.布的厚度,以公称厚度(毫米)乘1000之值表示,后接连接号“-”;
d.布的宽度,以厘米为单位。
例1 EW100 A*-90
1.2.2无捻粗纱布
代号中各要素的书写顺序及格式见2.1(下同)。
例2 EWR300-100
1.2.3圆筒布
例3 CWB240B-66
1.2.4定长纤维布
例4 CWD400-100
1.2.5变形纱布
例5 EWT200-90
1.2.6玻璃纤维纱和棉纱交织、混织布
例6 CW(G×C)400B-94
1.2.7玻璃纤维纱和聚酯纤维交织、混织布
例7 CW(G×D)400A-90
2 带的代号
2.1代号的要素
带的代号包括下述要素的缩写技术符号:
2.1.1用英文字母表示所用的玻璃。玻璃类型与玻璃布的相同。
2.1.2用英文字母表示带的种类。
T───带;
T(GxC)——玻璃纤维纱和棉纱交织、混织带;
T(GxC)——玻璃纤维纱和聚酯纤维交织、混织带。
2.1.3用一个数值,表示带的厚度,以公称厚度(毫米)乘1000之值表示。
2.1.4用一个数值,表示带的宽度,以毫米为单位。
2.2各类玻璃纤维带代号
2.2.1一般连续纤维带
a.所用玻璃的类型;
b.表示带的字母T;
c.带的厚度,以公称厚度(毫米)乘1000之值责示,后接连接号“一”;
d.带的宽度,以毫米为单位。
例1 ET100-20
2.2.2玻璃纤维纱和棉纱交织,混织带
代号中各要素的书写顺序及格式见3.2.1(下同)。
例2 CT(GXC)200-20
2.2.3玻璃纤维纱和聚酯纤维交织、混织带
例3 CT(GXD)100-20
3 套管的代号
3.1代号的要素
套管的代号包括下述要素的缩写技术符号:
3.1.1用英文字母表示所用的玻璃,玻璃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和玻璃布的相同。
3.1.2用英文字母表示套管的种类:
SL一一套管
3.1.3用一个数值。表示套管的公称内径。以毫米为单位。
3.2玻璃纤维套管
a.所用玻璃的类型;
b.表示套皆的字母SL;
c.公称内径以毫米为单位。
例如 ESL 8.5
附录A
玻璃纤维布、带、管代号各符号涵义的中英对照
(参考件)
表A1 玻璃类型
序号 符号 涵 义 对 应 英 文
1 E 通用,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for general purposes, good electrical properties
2 C 耐化学侵蚀 chemical resistance
3 A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高 high alkali content
4 D 高介电性能 high dielectric properties
5 S 高机械强度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6 M 高弹性模量 high elastie modulus
7 AR 耐碱 alkaline resistant
表A2 布的种类
序号 符号 涵 义
1 W 布 woven fabrics
2 WR 无捻粗纱布 woven fabrics, rovings
3 WB 圆筒布 woven fabrics, bag
4 WD 定长纤维布 woven fabrics discontinuous
5 WT 变形纱布 woven fabrics, textured
6 W(G×C) 玻璃纤维纱和棉纱交织、混织布 woven fabrics(glass×cotton)
7 W(G×D) 玻璃纤维纱和聚酯纤维交织、混织布 woven fabrics(glass×dacron)
8 T 带 tapes
9 T(G×C) 玻璃纤维纱和棉纱交织、混织带 tapes(glass×cotton)
10 T(G×D) 玻璃纤维纱和聚酯纤维交织、混织带 tapes(glass×dacron)
11 SL 套管 sleevings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提出,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逢学敏。
本标准委托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建筑材料工业而部标准JC 286-80《玻璃纤维制品代号
命名方法》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