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布不平度试验方法
发布日期:1984-07-01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玻璃纤维布(简称玻璃布)布面不平度。
2 定义
2.1布面不平
由于部分经纱或纬纱松紧不匀而产生的一项外观疵点。
2.2玻璃布不平度
玻璃布布面超过规定最低下垂距离的布长度(即布面不平长度)与整匹布
长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3 原理
检验外观质量时,对运行中的玻璃布施加一定的张力,在规定距离内,测量
并累计玻璃布超过规定最低下垂距离的长度和整匹布长度,计算不平度。
4 试验设备
4.1验布机(或类似的匀线速卷取装置)。
4.2玻璃布平整度检测装置:
4.2.1力矩电机
带动大辊筒,反转制动起控制、调节张力作用,使张力波动不大于±15%。
4.2.2光电继电器
监测规定的布面最低下垂距离,精确至±1毫米。
4.2.3数字电子计时装置
应能记录布面不平时间和整匹玻璃布检验时间,读数精确至1秒。
5 被验产品
整匹玻璃布两端各5至10米不计。
6 试验步骤
6.1检查光电继电器(位于2米距离的中间),在超上规定最低下垂距离时,指
示灯应产生信号显示。
6.2按示意图将玻璃布引入验布机。玻璃布必须卷绕平直,纬纱与卷绕纸管相平
行,不能歪斜。
6.3使力矩电机反向制动运转.对布面施加张力。打开数字电子计时装置,并调
零,开车验布,累计布面不平时间和整匹布检验时间。
6.4外观疵点需修理时,停车,使玻璃布停止运行,计时装置暂停记录。疵点修
理后,开车,玻璃布继续运行,计时装置继续累计时间。
6.5被验玻璃布卷终了时,应立即停止记录,保留其记录值,并使力矩电机停止
运转。
6.6卷取结束停车后,记下布面不平时间和整匹布检验时间。
7 结果表示
7.1布面不平度ε,%按下式计算:
t1
ε=────×100
t2
式中,t1一一布面不平时间,秒;
t2-一整匹布检验时间,秒。
7.2布面不平度ε计算精确至百分之一。
7.3布面不平度ε不超过规定值的为合格品;超过规定值的为不合格品。
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
a.玻璃布的制品代号、宽度;
b.规定的最低下垂距离;
c.布面张力或输入力矩电机的电压;
d.布面不平时间;
e.整匹玻璃布检验时间;
f.布面不平度;
g.标明合格品或不合格品;
h.本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可能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任何情况。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提出。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惠华、邢明、周志明。
本标准委托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