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政策法规 > 坐便器低水箱配件[代替JC 707—1987(1996)]

坐便器低水箱配件[代替JC 707—1987(1996)]

发布日期:1998-10-01
本标准适用于坐箱式或挂箱式坐便器低水箱的配件。 1 结构型式、尺寸、性能参数和材料 11 结构型式 111 溢流管须高于工作液面20mm。 112 进水阀应有防虹吸装置,否则出水口应高于溢流管20mm。 113 进水阀应有补水管,其内径不得小于2mm。 114 配件应能方便安装和拆卸。 115 水容量的调节应简便易行。 12 尺寸 121 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 表1 mm ———————————————————————————————————————— 代号 d1 d2 D1 D2 A B C E 尺寸 13~135 ≥16 ≥35 ≥75 ≥40 ≥40 ≥40 20-10 ———————————————————————————————————————— 注:d1——进水管内径:d2溢流管内径:D1——进水密封胶垫外径;D2——水密封胶垫 外径;A——进水阀连接长度;B——排水阀连接长度;C——锁口连接长度;E——搬把连接 尺寸。 13 性能参数 131 公称压力:06MPa(6.12kgf/cm2)。 132 适用介质:冷水。 14 材料 141 铜件材质应符合GB1176-74《铸造铜合金》的规定,也可用保证技术要求的铜合金 及其他金属材料制造。 142 塑料件材质应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主要零件不得使用再生塑料。所用材料应耐 腐蚀、耐老化对人体无害。 143 橡胶件材质应符合HG4-329-66《密封橡胶制品(环状)和HG4—330—66《矩形橡胶 垫圈》的规定。 2 技术要求 21 外观要求 211 铸件外表面不得有缩孔、砂眼、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内腔不得粘附型砂。 212 阀体密封面不得有砂眼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μm。 213 塑料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填料斑、波纹、溢料、缩痕、〓曲和熔接痕。 214 电镀件镀层厚度为Cu/Ni5bCrmc镀层应结合良好,不得起皮、烧焦和漏镀。 215 镀层表面应符合附录A中A1的规定。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2μm。 22 使用性能 221 冲洗水量的进水时间 a.9L冲洗水量的进水时间应符合表2。 表2 ——————————————————————————————————————— 进水压力MPa 进水时间最大值,s 0.05~01 180 011~02 120 >02 90 ———————————————————————————————————————— b.13L冲洗水量的进水时间按表2规定递增40%。 222 在9~13L有效水量时,排水量应不小于15L/s。 223 进水阀水压性能应符合表3。 表3 ——————————————————————————————————————— 项 目 级 别 压力 要求 进水阀强度试验 优等品 15 无变形、冒汗渗漏等缺陷 一等品 合格品 09 优等品 09 进水阀密封性试验 一等品 无渗漏 合格品 06 ——————————————————————————————————————— 224 按38条进行防虹吸试验时,进水阀不得有虹吸现象。 225 按310条进行密封试验时,排水阀不得有渗漏。 226 按311条进行强度和渗水试验时,浮球体不得破损和渗漏。 227 水箱进水时,系统的噪音亏压级应符合表4。 表4 dB(A) ——————————————————————————————————————— 级 别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指 标 ≤50 ≤55 ≤60 ——————————————————————————————————————— 228 各活动部位必须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 3 试验方法 31 尺寸用精确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32 目测的距离为500mm,照度不低于300lx,不得借助任何放大仪器。 33 阀体密封表面粗糙度参照“表面粗糙度标准块”比较检查。 34 镀层质量的检查 341 外观按32条的规定检查,表面质量应符合215的要求。 342 表面粗糙度参照“表面粗糙标准块”抛光类检查。 343 镀层厚度按JB2115—77《金属覆盖层厚度试验方法计时液流法》和JB2116—77《 金属覆盖层厚度试验方法薄铬镀层点滴法》的规定检查。 344 镀层结合强度按附录A2、A3任一条款的规定进行检查。当有争议时,以A2 仲裁。 35 灵活性试验在产品组装凭手感检查。 36 进水阀进水流量试验应在常温下进行。试验时,在有效水量9L液面高度做出明显标记 ,用秒表计时,进水时间应符合表2的规定。 37 进水阀水压试验 371 进水阀的水压试验应在常温下进行。试验时,在规定的稳定压力下,持续时间不 得少于30s。 372 进水阀强度试验。试验时,按规定加压,将阀辨关闭,检查阀体和联接处有无渗 漏、变形及其他缺陷。 373 进水阀密封试验。试验时,按规定加压,将浮球浸泡在水中,靠其浮力找出以平 衡点,但要求浮球没入水中的体积不大于总体积的3/4。检查阀体有无渗漏。 38 防虹吸试验 381 有效水量9L,供水系统真空度不小于008MPa(600mmHg),持续3min。 382 进水阀密封面垫上04~08mm的金属丝不得有虹吸现象。 39 排水阀流量试验方法 391 试验条件 a.水箱内积尺寸长×宽×高:400×175×300,mm; b有效水量:9L; c.水箱液面距地面:1m; d.排水阀下端接通大气。 392 试验时,水箱注水9L,排水时用秒表和量桶测量,排水流量应符合222的规定 。 310 排水阀密封性试验 3101 出厂试验。标准水箱水位不超过180mm,排水阀开启3次,每次应把水口余水擦净 再观察,并适当补水使其总水量保持不变,检查密封面是否渗漏,如在渗漏,可做适当调整 ,调整后需要重复进行上述试验。 3102 型式试验。排水阀安装调整后,进行排水试验,方法同上。在试验中不得再进行 调整。水阀在50×103个循环中不得出现故障。 311 浮球体的强度和渗水试验 3111 强度试验,将浮球置于距水泥地面2m高度自由落体一次,检查球体有无破损。铜 质浮球可免试。 3112 渗水试验。将浮球整体浸沉在水中,其最高点距水面不小于100mm,持续时间应 不少于10min,检查有无渗漏。铜质浮球在60~85℃热水中进行。 312 噪音试验。产品按使用状态安装,在进水压力为03MPa(306kgf/cm2)的条件下, 距水箱边缘1m,高于地面1m,测量水箱进水噪音,其数值应符合227的要求。 4 检验规则 本标准采用2828-81《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41 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使用二次后样方案,按技术指标对抽样样品进行检查,按不合 格品数计算,检查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则为不合格批。 42 产品缺陷分类如下: 重缺陷A:222,223,224,225,226。 重缺陷:212,213,214,215,221,227。 轻缺陷:211,228。 43 产品出厂检验。检查项目及合格质量水平(ARL)应符合表5。 表5 ——————————————————————————————————————— 分 类 检查项目 合格质量水平(AQL) 重缺陷A 223,225,226 25 重缺陷B 212,213,215 4 轻缺陷 211 65 ——————————————————————————————————————— 44型式检验 441 在下列条件下对产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和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周期性进行一次;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和使用单位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1 产品应明显清晰的注册商标,并附有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 52 产品包装盒上应标明厂名、品名、出厂日期和注册商标。 53 产品单套进行包装,使产品不发生磕碰。外包装用全封闭木箱或纸箱,包装外型尺寸 与标志应符合GB4892-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54 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止雨淋、受潮和磕碰,搬运时应注意轻放。 55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不得与酸、碱及有腐蚀性的物品共贮。 附录A 电镀层质量评定方法 (补充件) 根据ISO1456—1974《金属覆盖层—镍加铬电镀层》和ISO2819—1980《金属基体上的金 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现有附着强度方法评价》的有关内容摘编。 A1 镀层外观要求 在主要表面内,镀件应无气泡、针孔、粗糙、裂纹、漏镀之类的明显可见的镀层缺陷。 而且,不应当出现污迹或变色,非主要表面可容许的气泡程度,应由双方取得同意。对于难 以避免接触痕的镀件,其部位也应由双方协定。 A2 磨、锯试验 从基体金属到沉积层的切割方向,使用砂轮磨削已镀覆的试样边缘。如果覆盖层的附着 强度差,则沉积层从基体金属上裂开。可以利用一种钢锯来代替砂轮机。重要的是使锯子按 这样的方向锯动,以使施加的力倾向于把覆盖层从基体上分离下来。磨、锯试验对镍和铬之 类的轻硬的镀层是特别有效的。 A3 划痕和划网格试验 采用已磨到30°锐刃的硬质钢划刀,相距约2mm划两根平行线。在划两根线时,应当以 足够的压力使单行程就通过覆盖层,切割到基体金属。如果在各线之间的会一部分的覆盖层 从基体金属上剥落,则认为该覆盖层通不过此项试验。 有一种试验是划一个边长为1mm的方格,同时观察在此区域内的覆盖层是否从基体金属 上剥离。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暧器材一厂负责起草。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