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吨装袋
发布日期:1995-12-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吨装袋的尺寸、结构、技术指标及测试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聚烯烃材料制作的,用于装运水泥的大包装袋,其他材料制作的也可
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3 术语和代号
3.1 定义
水泥吨装袋是一种容量为1 ̄3t,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合于吊装作业的柔性货物容
器。
3.2 各部分名称
各部分名称见图1及图2。
3.3 代号
水泥吨装袋代号见表1。
表1
─────────────────────┬──────────
种 类 │ 代 号
──────────┬──────────┼──────────
│ 圆形 │ C
形状 ├──────────┼──────────
│ 方形 │ S
──────────┼──────────┼──────────
│ 顶吊 │ H
起吊结构 ├──────────┼──────────
│ 底吊 │ B
──────────┴──────────┴──────────
4 产品分类和型号
4.1 水泥吨装袋按底部形状分圆形和方形两种。
4.2 水泥吨装袋按提吊结构分顶吊和底吊两种。
4.2.1 顶吊结构
由袋体侧面上端基布延伸捆扎成起吊环节的结构(见图1)。
4.2.2 底吊结构
吊带由侧面延伸到底部的网络状结构(见图2)。
4.3 水泥吨装袋按使用次数分一次性使用和多次性使用两种。
4.4 水泥吨装袋型号命名方式
┌─┐ ┌─┐ ┌──┐ ┌─┐ ┌─┐
│1 │─│2 │─│3 4│─│5 │─│6 │
└┬┘ └┬┘ └┬┬┘ └┬┘ └┬┘
│ │ ││ │ └───── 最高使用温度,℃;
│ │ ││ │
│ │ ││ └───────── 使用次数;
│ │ ││
│ │ │└───────────── 起吊结构;
│ │ │
│ │ └────────────── 底部形状;
│ │
│ └────────────────── 最大载重量,t;
│
└────────────────────── 容 积,L;
示例:1 600-2-SH-3-80
表示容积为1 600L,最大载重量2t的方形,顶吊,使用3次,耐温度为80℃的水泥
吨装袋。
4.5 水泥吨装袋尺寸系列
4.5.1 水泥吨装袋尺寸系列见表2。
───────────────┬───────┬──────┬───────
载重量,t │ 1 │ 2 │ 3
───────┬───────┼───────┼──────┼───────
│ 方形边长,mm │ 850 │ 1000 │ 1050
底面尺寸 ├───────┼───────┼──────┼───────
│ 圆形直径,mm │ 1100 │ 1250 │ 1300
───────┴───────┼───────┼──────┼───────
│ 700 │ 1400 │ 2100
容积,L ├───────┼──────┼───────
│ 800 │ 1600 │ 2300
───────────────┴───────┴──────┴───────
4.5.2 水泥吨装袋进出料口直径均为400±20mm。
4.5.3 水泥吨装袋袋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 技术要求
5.1 尺寸在1000mm以下的公差为+20mm,不小于1000mm的为+30mm。
5.2 基布的技术要求
5.2.1 基布编织紧密、内层涂膜、涂膜均匀。
5.2.2 基布对水泥强度无影响。
5.2.3 基布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
│ 基 布 │ 进出料口
────────────┼────┬────┬────┼──────
│ 1t │ 2t │ 3t │
─────┬──────┼────┼────┼────┼──────
│一次性使用 │ │ │ │
抗拉强度 │ │ 〉1400 │ 〉1650 │ 〉2000 │
N/5cm │ (纵、横向)│ │ │ │
─────┼──────┼────┼────┼────┤ 〉750
│多次性使用 │ │ │ │
│ │ 〉1800 │ 〉2200 │ 〉2700 │
│(纵、横向)│ │ │ │
─────┼──────┼────┴────┴────┼──────
伸长率,%│ 纵、横向 │ 〈35 │ 〈40
─────┴──────┴──────────────┴──────
5.2.4 耐温性
基布耐温分两级,80℃和100℃。基布耐温试验后无异常,抗拉强度不低于常温下的
85%,伸长率小于40% 。各级温度为水泥吨装袋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温使用。
5.2.5 耐寒性
基布耐寒试验后,无异常。
5.3 吊带(吊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
│ W
抗拉强度 N/根 │ 〉─×b
│ n
──────────────────┼──────────────
伸长率,%(负荷为抗拉强度的30%) │ 〈25
──────────────────┴──────────────
表中:W——最大载重量,N;
n——吊带(吊绳)根数;
b——安全系数,一次性使用b=6,多次性使用b=8。
5.4 缝制技术要求
5.4.1 主体连接部的抗拉强度应大于基布抗拉强度的75%。
5.4.2 基布载剪必须无散丝。
5.4.3 缝制应平直、无脱针断线、无浮线、吊针,起针和落针处回针不少于3针,吊带长度
应等量,搭缝处应均匀、平直。
5.5 整袋性能要求
5.5.1 水泥吨装袋应平直挺括,不得有明显缺经少纬,不得有明显疵点,表面不允许有明
显污迹。
5.5.2 水泥吨装袋提吊试验后,袋体及提吊装置无损伤。
5.5.3 水泥吨装袋跌落试验后,袋体无破损。
5.5.4 水泥吨装袋加压试验后,袋体无破损。
5.5.5 水泥吨装袋倾倒试验后,袋体无破损。
5.5.6 水泥吨装袋正位试验后,袋体、吊带及缝接部分均无损伤。
5.5.7 撕裂口传播正常
6 试验方法
6.1 尺寸的测定
在基布不拉伸的状态下,将水泥吨装袋摊平,用钢卷尺测量。圆形水泥吨装袋测量两
个不同部位的折径取平均值,然后换算成直径;方形水泥吨装袋测量两个相邻侧面的
上边和下边,求其边长平均值。
6.2 基布性能试验方法
基布性能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中A2进行。
6.3 吊带(吊绳)性能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中A3进行。
6.4 连接部性能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中A4进行。
6.5 整袋性能试验按本标准附录B(补充件)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按本标准5.2.3、5.2.4、5.2.5、5.3、5.4.1的要求进行检验,其中有一项不合格,
则该批水泥吨装袋判为不合格。
7.1.2 按表5规定的标准型二次抽样方法对本标准5.1、5.2.1、5.4.3、5.5.1进行检验,
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水泥吨装袋判为不合格。
表5
─────────┬───────────┬───────────
│ 第一次 │ 第二次
批量 ├───┬───┬───┼───┬───┬───
│抽样数│合 格│不合格│抽样数│合 格│不合格
│ │判定数│判定数│ │判定数│判定数
─────────┼───┼───┼───┼───┼───┼───
小于281 │ 5 │ 0 │ 3 │ 5 │ 3 │ 4
─────────┼───┼───┼───┼───┼───┼───
281 ̄500 │ 8 │ 0 │ 3 │ 8 │ 3 │ 4
─────────┼───┼───┼───┼───┼───┼───
501 ̄1200 │ 13 │ 1 │ 3 │ 13 │ 4 │ 5
─────────┼───┼───┼───┼───┼───┼───
1201 ̄3200 │ 13 │ 1 │ 3 │ 13 │ 4 │ 5
─────────┼───┼───┼───┼───┼───┼───
3201 ̄10000 │ 20 │ 2 │ 5 │ 20 │ 6 │ 7
─────────┼───┼───┼───┼───┼───┼───
10 000以上 │ 20 │ 2 │ 5 │ 20 │ 6 │ 7
─────────┴───┴───┴───┴───┴───┴───
7.2 型式检验
7.2.1 在投产前或改用材料、改变生产工艺、改变设计型式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
技术指标对产品进行检验,达到要求时方能投产,投产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2.2 本标准5.2、5.3、5.4、5.5所列各项,若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水泥吨装袋判
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水泥吨装袋应有下列标志:
a.产品名称;
b.商标;
c.产品型号;
d.制造厂名;
e.制造日期。
8.2 包装
水泥吨装袋的包装方式和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8.3 运输与贮存
水泥吨装袋应贮存于通风良好的仓库;运输和贮存应避免雨淋、曝晒、受潮和污染。
附录A
基布、吊带(吊绳)及迦接部性能试验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了水泥吨装袋的基布、吊带(吊绳)及连接部的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由聚
烯材料制作的水泥吨装袋。
A1 试验室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65%±5%。
A2 基布性能试验方法
A2.1 取样方法
从制造水泥吨装袋的基布或袋体上取试样,如发生争议,以后一种方法为准;试样应
在试验前1h放于试验室中。
A2.2 抗拉强度及伸长率试验
从试样的纵、横方向上取宽60mm,长200mm的试片各5块,再精确到50mm宽,如遇到
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留之,否则除去。在试片中心上下50mm处划下标线,把试验机的
抗拉夹具夹在标线外约15mm处,以200mm/min的速度拉伸,直到试片断裂为止,测出
此时的最大负荷和标线间距。伸长率按式(A1)计算,并以纵、横方向各自5块的算术
平均值表示。
L-100
X1=────×100 ………………………… (A1)
100
式中:X1——基布伸长率,%;
L—— 最大负荷时的标线间距,mm。
A2.3 耐温性能试验
按A.2.2取5块试片,将试片放入相应等级温度(80℃或100℃)的电热干燥箱内2h后
取出,检查是否有异常并在5min之内完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
A2.4 耐寒性试验
从试样的纵、横方向上取宽20mm、长100mm的试片各2块,将试片放在-35℃的恒温箱内
2h后取出,立即沿长度方向对折180°,查看试片有无损伤、裂痕等异常情况。
A2.5 对水泥强度影响试验
取试样制作3只有效尺寸为250mm×150mm的样袋;称取1.5kg525#(或425#)硅酸盐水泥,
分为3份,分别装入3只小样袋中,封口;另外称取同种水泥600g,盛于烧杯中,将烧杯及
3只样袋分别置于温度为105±3℃的2个电热干燥箱内,恒温2h,然后取出置于室内24±2h
,按GB177的规定分别测定烧杯中水泥的3天龄期抗压、抗折强度和3只样袋内水泥混匀后的
3天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样袋内水泥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高于烧杯中中水泥抗压、抗
折强度的95%、93%,则表示基布对水泥强度无影响。
A3 吊带(吊绳)测试方法
A3.1 取样方法
从基带或水泥吨装袋上取样,如发生争议,以后一种为准。
取样带6根,每根长约300mm。
A3.2 抗拉强度试验
将试样装在试验机抗拉夹具上,夹具间距离为220mm,以100mm/min的速度拉伸,测出
断裂时的抗拉强度。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
A3.3 伸长试验
将试样装在试验机抗拉夹具上,施加20kg的涨紧负荷,夹具间距离为220mm,在试样
上划出200mm间距的标线,以100mm/min的速度拉伸,当负荷达到抗拉强度的30%时,
测出标线的间距。伸长率按式(A2)计算,并取3个试验的平均值。
L-100
X2=────×100 ………………………… (A2)
100
式中:X2——吊带(吊绳)伸长率,%;
L—— 负荷达抗拉强度的30%时标线的间距,mm。
A4 连接部性能试验方法
A4.1 取样方法
从缝制试样上或吨装袋上取样,如发生争议,以后一种为准。
A4.2 抗拉强度试验
取缝向宽60mm、垂直缝向长300mm,耳部宽25mm的试片5块(在剪切时,要注意不可
切断缝线,也不可出现伤痕),再精确到50mm宽,如遇到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留之,
否则应除去(试片如图A1)。然后将试片装在夹具上,夹具间的距离为200mm,拉伸
速度为200mm/min,测出断裂强度,精确到1N,并取5次试验的平均值。
附录B
水泥吨装袋整袋性能试验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了水泥吨装袋整袋性能测试方法
B1 试验条件
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进行,内装物为干黄砂或容重为1.4 ̄1.5t/m3的粒状物质。
B2 取样
样品从同批生产的产品中任意抽取,每项试验抽取一袋。
B3 提吊试验
在满负荷样袋上加上5倍荷载,然后将样袋提吊离地面,一次性用袋保持5min,多次
性用袋保持8min。如吊带、袋体未发生损坏现象,即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B4 跌落试验
将满负荷样袋吊离地面0.8m,然后使其自由跌落至坚实、无弹性、光滑、平坦的水平
面上。如样袋无破损,即表示通过此项试验。对于n次性使用的水泥吨装袋,应通过n
次跌落试验。
B5 加压试验
将满负荷样袋平置于水平硬质地面上,在其上部加压至24h。如水泥吨装袋中内容物无
溢出,袋体无破损,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加压重量P等于在运输过程中堆高3m同样水泥吨装袋总重量的1.8倍,按式(B1)计算。
3
P=1.8W(─-1) ………………………… (B1)
h
式中:P——加压重量,t;
h——满负荷袋的高度,m;
W——样袋毛重,t;
3——运输途中堆码高度,m;
3/h——可能堆高的袋数,不足一袋以一袋计;
1.8——总重量的倍数;
1——被测试袋。
B6 倾倒试验
将满负荷样袋放置在H高度的拽落架上的活动板一端吊起,使样袋一个方向倾倒于坚、
无弹性、光滑、平坦的水平地面上。如样袋无破损,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拽落架高度H按式(B2)计算。
3
H=(─-1)h ………………………… (B2)
h
式中:H——倾倒试验高度,m;
h——满负荷袋实际高度,m;
3/h——可能堆高的袋数,不足一袋以一袋计;
1——被测试袋。
B7 正位试验
将满负荷样袋侧放于地面上,用吊钩将贴地面一侧的一根吊带以0.1m/s的速度将样袋
吊提到完全离开地面,如袋体及吊带缝接部无损坏,则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B8 撕裂传播试验
把满负荷的样袋直立于地面,在袋侧面中部与垂线成45°处割一个长100mm的切口,然后在样
袋上加置一个均匀分布的相当于载荷两倍的负荷,保持5min,移去所加负荷后,吊离地面,
再保护5min。切口不大于125mm为合格。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高新包装材料厂
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添益、霍春明、王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