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新闻资讯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政策法规 > 辊道窑用陶瓷辊

辊道窑用陶瓷辊

发布日期:1991-10-01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辊道窑用陶瓷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陶瓷生产所用的辊道窑中支承、输送产品的陶瓷辊(以下简称瓷辊)。 2引用标准 GB 5574工业用硫化橡胶板 GB 7322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 GB 9195建筑卫生陶瓷名词术语 3产品分类 31品种根据最高使用温度分为 a.1类,1300℃。 b.2类,1 200℃。 32规格和形状如图1和表1:表1 mm——————————————————————————————————————公称直径Dg外径D壁厚S长度L 20 20 25 25 344 30 30 1200~2500 40 40 50 50 456——————————————————————————————————————经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其他规格的瓷辊。 33标记标记示例公称直径为30mm,长度为2000mm,壁厚为5mm的1类瓷辊。辊道窑用陶瓷1类30×2000×5JC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瓷辊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 2 mm———————————————————————————————————————允许范围缺陷名称优等品一张品合格品裂纹不允许溶洞、气泡不允许≤1,3个≤2.6个斑点≥05≤1,5个>1≤2。3个<2≤3,6个凸起不允许高度小于05高度小于1—————————————————————————————————————— 42尺寸偏差瓷辊的尺寸偏差及变形奕符合表3的要求。表3 mm———————————————————————————————————————允许范围项目优等品一张品合格品外径≤30>30 +0.3-0.5 +0.5 +0.8 -1.0 +0.8-1.0 +1.2 -1.0壁厚±0.5圆度 02 05 10长度±30直线度 010% 013%—————————————————————————————————————— 43物理性能瓷辊的物理性能应达到表4的要求。表 4——————————————————————————————————————项目要求 1类 2类吸水率≤100≤16.0弯曲强度,MPa≥45.0≥35.0耐急冷急热性 1300℃至室温三次不裂 1200℃至室温三次不裂耐火度,℃≥1 750≥1 700—————————————————————————————————————— 5试验方法 51尺寸偏差的测量 511瓷辊圆度、外径尺寸偏差的测量在距瓷辊两端100mm处,分别测量瓷辊的最大外径及同截面上与之垂直方向上的外径,精确至002mm,取同一截面的两个测量之差作为圆度值,以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所测4次外径的测量值与公称外径之差,即为外径尺寸偏差,以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512长度的测量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沿瓷辊长度方向上测量。 513直线度测量用直径40mm,长度不小于产品长度,直线度等级不低于9级的金属棒平放于工作台上,使试样紧贴于金属棒,转动样品360°用塞尺测得两者的最大间隙,即为直线度公差。以管长的百分数表示。 52外观质量检查用目测配合使用分度值为05mm钢板尺进行。 53弯曲强度试验 531试验机及试样支座 5311试验机应能保证一定的试验力、施加速率,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在±1%以内,试验断理解时的最大试验力应在试验机使用量程的20%~90%之间。 5312试验时试样支承方式及压头、支座形状如图2所示。 532试样从检验瓷辊中段切取长为外径10倍的管段作为试样,数量至少为5个。 533试验步骤 5331把干燥试样放置在支座上,使试样两端面与支座的距离相等。支座间距为瓷辊直径的8倍。 5332在支座、压头与试样之间应垫以符合GB5574规定的硬度为(邵尔A)45~60、厚度为3mm的橡胶板。以每秒2~3MPa的速率均匀的增加负荷。直至试样断裂。读取断裂时的最大试验力。 5333测量试样断裂处的内、外径,精确至002mm。 5334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弯曲强度,取三位有效数字。 8p·l·D Rc=——————………………………(1)π(D4-d4)式中:Rc——弯曲强度,MPa; p——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试验力,N; l——支座间距,mm; D——试样断裂处外径mm; d——试样断裂处内径mm。 535按附录A(补充件)进行数据处理,至少以5个有效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作为试验结果。 54吸水率试验 541试样从三支瓷辊上各切取长度不小于50mm的一个管段作为试样。切取处距管端200mm以上,试样数量为3个。 542试验步骤 5421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称量精确至001g。 5422将试样放在器皿内,器皿底部和试样间应垫以干净的纱布,加入蒸馏水,在煮沸过程中,使试样完全被淹没,加热器皿至水沸腾并继续煮沸2h,然后冷却至室温。 5423取出试样,用轻轻绞过的多层湿纱布擦去试样内外表面过剩水分,迅速称量,精确至001g。 543结果计算 5431按下式计算吸水率 m2-m1 A=———×100%………………………………(2) m1式中:A——试样吸水率,%; m1——干燥试样质量,g; m2——饱含水时试样质量,g。 5432至少对三块试样试验,取臬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55耐急冷急热性试验切取约600mm长的瓷辊,迅速插入规定温度的电炉中,插入深度为400mm,两端支起,沿长度方向温差不大于±50℃,保温10min迅速,平放在耐火材料支架上,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检验有无裂纹及断裂。试样数量为3根。 56耐火度试验耐火度试验按GB7322进行。 6验收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所有项目。 612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吸水率、耐急冷急热性。 62组批与抽样规则 621组批以相同工艺条件生产的同一规格的500支瓷辊作为一批,少于500支时由供需双方协商验收方法。 622抽样 6221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表5中各检验项目所需的样本。表5支——————————————————————————————————————性能项目样本大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 n1 n2 C1 R1 C2 R2外观质量 40 40 2 4 6 7尺寸偏差 40 40 2 4 6 7耐急冷急热性 3 3 0 2 1 2——————————————————————————————————————— 6.2.2.2吸水率试验随机抽取3支瓷辊,每支取一个样。 6.2.2.3弯曲强度试验随机抽取至少5支瓷辊,每支取一个样。 6.2.2.4耐火度试验从弯曲强度试验后的瓷辊中制取试样。 63结果判定 631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耐急冷急热性检验时,第一样本中检出的不符合表2、3、4对该等级瓷辊要求的样品数不超过C1时,判为检验项合格;否则应抽取第二样本继续检验,联合样本中检出不符合表2、3、4对该等级瓷辊要求的样品数不超过C2时,判为检验合格;超过C2时,应判为这批瓷辊不合格。 632吸水率、弯曲强度、耐火度的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表4的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按64进行复验;如有两项以上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64复验规则 641吸水率一项不合格时,允许加倍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要求。 642弯曲强度不合格时,允许加倍抽样复验,至少以10个有效数据的平均值报出。复验结果符合表4的要求,应认为该项性能符合本标准要求。 643耐火度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应认为该项性能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存放 71标志每支瓷辊上应标有产品商标或生产厂名发货时,每包装箱内应出具产品合格证,其中应载明如下内容: a.合格证编号; b.生产厂名称、厂址; c.产品名称、规格、类别及生产年月; d.本标准号; e.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72包装产品按不同型号规格分别包装。产品应作木箱包装,箱内应有热垫物,使每支瓷辊隔开,箱外应标有防雨易碎标记。 73运输在运输时尽量使用厢车,用敞车时应用苫布覆盖,装卸时要小心轻放,严禁摔扔。 74存放产品在室内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别存放。附录A异常数据取舍方法 (补充件) A1把测得的冲击韧性数据按其数值从小排列成: X(1),X(2),……X(n-1),X(n)。 A2规定显著性水平α=005,从表A1根据n查表A1得T(n,α)表查得T值。 A3计算T值 X-X(1)当最小值X(1)是可疑数据时则,T=——— S; X(n)-X当最大值X(n)是可疑数据时则,T=——— S。 1 n X为子样平均值X—∑(Xi-X);X为测定值;n为子样大校 n i=1 A4比较T与T(n,α)值进行判断当T≥T(n,α),则所怀疑的数据是异常的,应予弃去。当T<T(n,α),则不能以危险率α弃去。表A1—————————————————————————————————————— n 3 4 5 6 7 8 9 10 11 T 1.15 1.46 1.67 1.82 1.94 2.03 2.11 2.18 2.23 n 12 13 14 15 16 17 18 100 T 229 2.33 2.37 2.41 2.44 2.47 2.96 3.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郄君乾、沈际康、李东升、王嘉泉。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