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耐酸钢极薄壁无缝钢管
发布日期:1983-03-01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耐酸钢旋压或冷轧(拔)极薄壁无缝钢管。
1 尺寸、外形及重量
1.1 直径和壁厚
钢管的外径和壁厚应符合表1的规定。
根据需方要求,经双方协议,可供应表1规定以外的其他尺寸钢管。
表1 mm
外径×壁厚
10.3×0.15 12.4×0.20 15.4×0.20 18.4×0.20 20.4×0.20
24.4×0.20 26.4×0.20 32.4×0.20 35.0×0.50 40.4×0.20
40.6×0.30 41.0×0.50 41.2×0.60 48.0×0.25 50.5×0.25
53.2×0.60 55.0×0.50 59.6×0.30 60.0×0.25 60.0×0.50
61.0×0.35 61.0×0.50 61.2×0.60 67.6×0.30 67.8×0.40
70.2×0.60 74.0×0.50 75.5×0.25 75.6×0.30 82.8×0.40
83.0×0.50 89.6×0.30 89.8×0.40 90.2×0.40 90.5×0.25
90.7×0.30 90.8×0.40 95.6×0.30 101×0.50 102.6×0.30
110.9×0.45 125.7×0.35 150.8×0.40 250.8×0.40
1.2 内径允许偏差
钢管的内径一般不作检查,用芯棒直径来保证。芯棒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mm
直 径 普 通 级 高 级
10~250 +0.05
-0.10 ±0.05
1.3 壁厚允许偏差
钢管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mm
钢 管 尺 寸 壁 厚 允 许 偏 差
外 径 壁 厚 普 通 级 高 级
≤60 ≤0.20
0.25
±0.30
+0.04
-0.03
+0.03
-0.01
+0.03
-0.02
≤60 0.30
0.35
0.40
0.50
0.60
±0.40
+0.05
-0.04
±0.05
±0.06
±0.08 ±0.03
+0.04
-0.03
±0.04
+0.05
-0.04
±0.05
<60 ≤0.25
0.30
0.35
0.40
0.50
0.60 ±0.04
±0.04
±0.05
±0.05
±0.06
±0.08 ±0.03
+0.04
-0.03
±0.04
+0.05
-0.04
±0.05
±0.05
1.4 长度
1.4.1 通常长度
钢管的通常长度为0.5~6m。
1.4.2 定尺长度
钢管的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其长度允许偏差为mm。
1.4.3 倍尺长度
钢管的倍尺长度庆在通常长度范围内,每个倍尺长度应留5mm的切口余量。全长允许偏差为mm。
1.5 弯曲度
钢管的每米弯曲度应不大于5mm。
1.6 外形
钢管的外形不允许呈扭曲形状。
1.7 交货重量
钢管以实际重量交货。
1.8 标志示例
用1Cr18Ni9Ti钢制造的外径为60mm,壁厚为0.25mm的极薄壁钢管,其标记为:
极薄管1Cr18Ni9Ti-60×0.25—GB 3089—82
2 技术要求
2.1 牌号和化学成分
钢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序号 牌号 化学成分,%
C Si Mn S P Cr Ni Ti Mo
1 00Cr18Ni10 ≤0.30 ≤1.00 ≤2.00 ≤0.30 ≤0.035 17.00~19.00 8.00~12.00 — —
2 1Cr18Ni9Ti ≤0.12 ≤1.00 ≤2.00 ≤0.30 ≤0.035 17.00~19.00 8.00~11.00 5(c%-0.02)~0.8 —
3 00Cr17Ni14Mo2 ≤0.03 ≤1.00 ≤2.00 ≤0.30 ≤0.035 16.00~18.00 12.00~16.00 — 1.80~2.50
4 1Cr18Ni12Mo2Ti ≤0.12 ≤1.00 ≤2.00 ≤0.30 ≤0.035 16.00~19.00 11.00~14.00 5(c%-0.02)~0.8 1.80~2.50
5 1Cr18Ni12Mo3Ti ≤0.12 ≤1.00 ≤2.00 ≤0.30 ≤0.035 16.00~19.00 11.00~14.00 5(c%-0.02)~0.8 2.50~3.50
注:根据需方要求,经双方协议,可生产表4规定牌号以外的钢管。
2.2 钢管成品化学成分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元素名称 适用范围
% 允许偏差
% 元素名称 适用范围
% 允许偏差
%
C >0.03~0.20 ±0.01 Cr >10.00~20.00 ±0.15
Si ≤1.00 ±0.05 Ni >7.50~20.00 ±0.12
P ≤0.040 ±0.003 Mo >1.75 ±0.10
S ≤0.040 ±0.003 Ti >0.50 ±0.05
Mn ≤2.00 ±0.03
2.3 冶炼方法
钢应用电炉或电渣炉冶炼。经双方协议亦可采用其他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冶炼方法。
2.4 交货状态
钢管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如需方要求不经热处理交货时,则钢管的弯曲度、机械性能和晶间腐蚀试验不作检验。
2.5 机械性能
钢管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序号 牌 号 抗 拉 强 度 σb
kgf/mm2(MPa) 伸 长 率δ5
%
不小于
1 00Cr18Ni10 45(441) 40
2 1Cr18Ni9Ti 56(549) 40
3 00Cr17Ni14Mo2Ti 49(481) 40
4 1Cr18Ni12Mo2Ti 55(539) 35
5 1Cr18Ni12Mo3Ti 55(539) 35
2.6 化学性能
钢管应按T法进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试验结果不得有晶间腐蚀倾向。
2.7 表面质量
钢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洁,其光洁度应不低于6。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迭、鳞状刺、斑疤、金属瘤、酸洗造成的麻点和网状腐蚀、深度超过壁厚负偏差的擦伤、凹坑和压痕。允许有轻微的螺旋波纹、丝痕和无损伤的凹面以及深度不超过0.015mm的划伤、刺伤存在。
3 试验方法
3.1 钢管尺寸应用卡尺或千分尺逐根进行测量。
3.2 钢管内外表面用肉眼逐根进行检查。
3.3 钢管的化学和力学试验方法应符合有7的规定。
表7
序号 项目 每批取样数量,个 试验方法
1 化学分析 1 GB 222—63
GB 223—63、81
YB 35—78
2 拉力试验 2(在不同钢管上取) GB 228—76
3 晶间腐蚀 2(在不同钢管上取) GB 1223—75
4 检验规则
4.1 检查和验收
钢管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4.2 组批规则
钢管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和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管组成。电渣钢按每炉组批。
4.3 取样数量
钢管的拉力试验和晶间腐蚀试验的取样数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4.4 复验和判定规则
钢管的复验和判定规则应符合GB 2102—80《钢管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的规定。
5 包装、 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5.1 钢管应逐根包装或捆扎成小捆后装箱。包装箱内应衬有防潮蜡纸及泡沫或软质物品填充。包装箱内外应有标牌,其上注明:供方名称、牌号、规格、数量、炉(罐)号及批号、包装日期。
5.2 钢管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中注明:供方名称、合同号、牌号、炉(罐)号及批号、规格及数量、各项检验结果、标准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