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口铸铁管件
发布日期:1983-11-01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水及煤气用的承插连接和法兰连接的灰口铸铁管件。
铸铁管件的使用应参照有关管道设计、施工规范。
1 尺寸、外形、重量
1.1 尺寸和形状
1.1.1 管件的名称、图形标示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中未列入的其它类型、规格和尺寸的管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生产,但其连接尺寸必需和本标准一致。
1.1.2 管件的形状、尺寸应符合图1~27(略)和表5~30的规定。
表1
序 号 名 称 图形标示 公称口径Dg,mm 图 号 表 号 页 数
1 承盘短管 略 75~1500 3 7 7
2 插盘短管 略 75~1500 4 8 8
3 套管 略 75~1500 5 9 9
4 90°双承弯管 略 75~1500 6 10 10
5 45°双承弯管 略 75~1500 7 11 11
6 22双承弯管 略 75~1500 8 12 12
7 11双承弯管 略 75~1500 9 13 13
8 全承丁字管 略 75~1500 10 14 14~16
9 全承十字管 略 200~1500 11 15 17
10 插堵 略 75~1500 12 16 18
11 承堵 略 75~300 13 17 19
12 90°双承弯管 略 75~1500 14 18 20
13 45°双承弯管 略 75~1500 15 19 21
14 三盘丁字管 略 75~1500 16 20 22~24
15 盲法兰盘 略 75~1500 17 21 24
16 双承丁字管 略 75~1500 18 22 26~29
17 承插渐缩管 略 75~1500 19 23 30~32
18 插承渐缩管 略 75~1500 20 23 30~32
19 90°承插弯管 略 75~700 21 24 33
20 45°承插弯管 略 75~700 22 25 34
21 22承插弯管 略 75~700 23 26 35
22 11承插弯管 略 75~700 24 27 36
23 乙字管 略 75~700 25 28 37
24 承插单盘排气管* 略 150~1500 26 29 38
25 承插泄水管 略 700~1500 27 30 39
*承插单盘排气管可用作消火栓丁字管。
1.2 尺寸偏差
1.2.1 插口外径和承口内径偏差
插口外径和承口内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公 称 口 径 Dg 插 口 外 径 D4 承 口 内 径 D3
75~200 +3.5
-4 +4
-3.5
250~900 +4
5 +5
-4
1000~1500 +4.5
-6 +6
-4.5
1.2.2 承口深度允许偏差
铸铁管件承口允许偏差:
公称口径为75~500mm………………………………±5mm;
公称口径等于和大于600mm…………………………±10mm。
1.2.3 壁厚允许偏差
管件壁厚负偏差为(1.5+0.05T)mm。
承口壁厚负偏差为(1.5+0.05T)mm。
1.2.4 长度允许偏差
铸铁管件长度允许偏差为mm。
1.2.5 管盘机械加工及钻孔允许偏差
1.2.5.1 管盘上的各螺孔中心须和管件中心相对应,螺孔中心圆直径偏差为±1mm。
1.2.5.2 相邻螺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偏差为±0.5mm。
1.2.5.3 管盘加工后的厚度偏差:
公称口径小于和等于300mm………………………… -2mm;
公称口径等于和大于350mm………………………… -3mm。
1.2.5.4 管盘突出部分直径偏差为±2%。
1.2.5.5 管盘内径中心与螺孔中心圆的中心之偏差,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mm
公 称 口 径 Dg 允 许 偏 差
≤150 1
200~500 1.5
≥600 2
1.3 端面
管件端面应与管件轴线垂直。
1.4 重量及其允许偏差
1.4.1 管件按理论重量交货。计算重量时,铸铁比重采用7.20。
1.4.2 每根管件的重量偏差为±8%,其中弯管、多支管的管件及非标准管件的重量偏差为±12%。
2 技术要求
2.1 化学成分
铸铁管件的磷含量应不大于0.40%,硫含量应不大于0.12%。
2.2 力学性能
2.2.1 铸铁管件的抗拉强度应不小地14kgf/mm2。
2.2.2 当铸铁管件切削、钻孔困难而发生异议时,应进行硬度试验。管件表面硬度应不大于HB230,管件中主心部分硬度应不大于HB215。
2.3 工艺性能
2.3.1 水压试验
管件水压试验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公 称 口 径 Dg 试 验 压 力,kgf/mm2
≤300 25
≥600 20
2.3.2 气密性试验
管件用地煤气管道时,如需做气密性试验,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2.4 组织
2.5表面质量
管件内外表面必须光洁,不允许有裂缝、冷隔、蜂窝及其他任何妨碍使用的明显缺陷。
受铸造工艺的限制和影响,但又不影响使用的铸造缺陷允许存在。
管件上局部薄弱处应不多于2处。局部减薄后的厚度应不小于GB 3421—82《砂型离心铸铁管》同口径离心直管G级的最小厚度。受减小壁厚影响的面积应小于内腔截面积的1/10。
征得南非方同意,局部缺陷可予修补。但修补后的管件必须重新按本标准进行水压试验。
2.6 涂覆
2.6.1 管件内外表面可涂沥青质或其它防腐材料。若要求内表面不涂涂料时,由供需双方协商。
2.6.2 涂料应不溶于水,不得使水产生臭和味,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卫生部饮用水的有关规定。
2.6.3 涂涂料前,内外表面应光洁,并无铁锈、铁片。
2.6.4 涂料涂好后,内外表面应光洁,涂层均匀、粘附牢固,并不因气候冷热而发生异常。
3 试验方法
3.1 管件尺寸用卡尺或样板及具有足够精度的量具进行测量。
3.2 管件表面质量和涂覆质量用肉眼进行检查。
3.3 化学分析按GB 223(1~8)—81、GB 223.9~223.2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及YB 35(1~6)—78《钢铁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
3.4 拉力试验按GB 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的规定进行。
拉力试棒采用同炉铁水在同类砂型中立浇铸成。
3.5 硬度试验按GB 231—63《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的规定进行。
3.6 水压试验必须在涂涂料前进行,当达到规定压力时,稳压不少于30s,并用0.75kg重的钢锤轻击管件,应无渗漏现象。
4 检验规则
4.1 检查和验收
铸铁管伯睥检查和验收由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
4.2 组批规则
铸铁管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庆由同一炉铁水、同一造型工艺生产的管件组成。
4.3 取样数量
4.3.1 管件的尺寸应逐个进行测量。
4.3.2 管件的表面质量和涂覆质量应逐个进行检查。
4.3.3 每炉取2个试样进行化学分析。当炉料改变时必须进行化学分析。
4.3.4 拉力试验每班(8h)取2个试样。试验结果代表当班所生产的全部管件。
4.3.5 硬度试验每班(8h)取2人试样。试验结果代表当班所生产的全部管件。
4.3.6 管件应逐个进行水压试验。
4.3.7 管件重量进行抽查。
4.4 复验与判定规则
当化学成分、拉力试验和硬度试验中任一项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件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合格,该批管件即可判为合格。若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管件应予判废。此时,供方亦可逐个检验,合格者交货。
5 标志、质量证明书、运输和贮存
5.1 管件上应铸出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及管件规格。
5.2 每批管件出厂时应附证明书,内容包括:
a. 铸造厂名称;
b. 产品名称及规格;
c. 试水压力;
d. 本标准编号;
e. 本标准要求的各项检验的结果。
5.3 铸铁管件在搬运过程中,严禁碰、摔、避免碰伤、摔坏。
5.4 存放管件的仓库场地地面必须松软平坦。
表5 异形管件承插口断面
公称
口径 管厚 内径 外径 插口尺寸 重量
mm kg
Dg T D1 D2 D3 A B C P E F1 R D4 R3 X r R1 R2 承口突部 插口突部
75 10 73 93 113 36 28 14 90 10 41.6 24 103 5 15 4 14 10 6.83 0.17
100 10 98 118 138 36 28 14 95 10 41.6 24 128 5 15 4 14 10 8.49 0.21
(125) 10.5 122 143 163 36 28 14 95 10 41.6 24 153 5 15 4 14 10 9.85 0.25
150 11 147 169 189 36 28 14 100 10 41.6 24 179 5 15 4 14 10 11.70 0.30
200 12 196 220 240 38 30 15 100 10 43.3 25 230 5 15 4 15 10 15.90 0.38
250 13 245.6 271.6 293.6 38 32 16.5 105 11 47.6 27.5 281.6 5 20 4 16.5 11 21.98 0.63
300 14 294.8 322.8 344.8 38 33 17.5 105 11 49.4 28.5 332.8 5 20 4 17.5 11 26.94 0.74
(350) 15 344 374 396 40 34 19 110 11 52 30 384 5 20 4 19 11 34.07 0.86
400 16 396.6 425.6 447.6 40 36 20 110 11 53.7 31 435.6 5 25 5 20 11 40.67 1.46
(450) 17 442.8 476.8 498.8 40 37 21 115 11 55.4 32 486.8 5 25 5 21 11 48.69 1.64
500 18 492 528 552 40 38 22.5 115 12 59.8 34.5 540 6 25 5 22.5 12 57.08 1.81
600 20 590.8 630.8 654.8 42 41 25 120 12 64.1 37 642.8 6 25 5 25 12 77.39 2.16
700 22 689 733 757 42 44.5 27.5 125 12 68.4 39.5 745 6 25 5 27.5 12 101.50 2.51
800 24 788 836 860 45 48 30 130 12 72.7 42 848 6 25 5 30 12 130.30 2.86
900 26 887 939 963 45 51.5 32.5 135 12 77.1 44.5 951 6 25 5 32.5 12 163.00 3.21
1000 28 985 1041 1067 50 55 35 140 13 83.1 48 1053 6 25 6 35 13 202.80 3.55
1200 32 1182 1246 1272 52 62 40 150 13 91.8 53 1258 6 25 6 40
13 294.50 4.25
1500 38 1478 1554 1580 57 72.5 47.5 165 13 104.8 60.5 1566 6 25 6 47.5 13 474.40 4.29
注:公称口径Dg中不带括号为第一系列,优先采用;带括号为第二系列,不推荐使用。以下各表相同。
表6 异形管件法兰盘尺寸
公称口径 管厚 内径 外径 法兰盘尺寸 螺栓 重量
中心圆 直径 孔径 数量
mm 个 kg
Dg T D1 D2 D5 D3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