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0年的中国陶瓷发展之路,可以用艰辛来形容,前有欧盟反倾销,后有“紫砂门”,真可谓内外交困。在跌撞前行的路途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中国陶瓷面临着机遇,如建材下乡政策的推动,国内大型活动中隐藏的商机等,关键在于陶瓷企业怎么去发掘和利用这些机遇来拓展自身的发展道路。
困境
我国陶瓷遭史上**严重反倾销调查
2010年5月底,欧洲瓷砖制造商联合会(简称CET)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对华陶瓷反倾销立案申请,并拟以美国为替代国,其计算中国的反倾销幅度高达430%。由于欧盟是中国瓷砖的第三大出口国,此次反倾销涉及有釉和无釉的墙地砖、马赛克等产品,金额超过3亿元,涉案企业几乎涵盖国内**陶瓷企业,其中大部分来自佛山陶企。此次反倾销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大反倾销调查”。
欧盟方面在立案后将会选取3至8家中国陶瓷企业作为强制应诉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相关企业或希望应诉的企业应在15天内提交问卷。立案后10天内中方也可对替代国提出意见。
陶瓷发展几经风雨 未来出路哪里寻
据了解,日前已有60多家佛山企业向协会主动提出要抱团参与应诉,协会也成立了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替代国及行业无损害抗辩的事宜。团结起来就是力量,相信国内的陶瓷企业必定会度过此次危机。
“紫砂门”事件让陶瓷行业潜规则曝光
2010年5月23日中央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是“紫砂黑幕”(简称“紫砂门”)。据购买紫砂煲的部分当事人称:美的紫砂煲所谓的“纯正紫砂”根本不是紫砂,是混合了包括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田泥等化工原料、烂七八糟的泥巴的混合物,美的公司宣称的“纯正紫砂”完全和紫砂没有一点关系!**便宜的却要卖四五百以上。
截至目前,国内不论是紫砂壶还是紫砂煲系列产品中,都没有国家标准,连相关行业标准都没有。由于没有参考标准,所以,美的紫砂煲产品在宣传中才得以“充水”,扩大宣传。即便是紫砂壶产品的产地江浙地区,也没有紫砂壶的认定标准。
紫砂门的出现,所引发的对品牌危机,着实让人捏一把冷汗。信任危机,从一个个大品牌在东窗事发后,导致了消费者的警醒。盲目信任大品牌,却被品牌效应所调戏,消费者自然身感不爽。
机遇
建材下乡政策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
2010年,国家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势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的调控,但现有存量仍然能够带动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建材下乡也将带动陶瓷行业发展。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经济复苏而带动的出口增加,2010年我国建陶和卫生陶瓷市场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
据了解,自从国家鼓励建材下乡政策以来,不少佛山本土品牌厂商大举进军县级、镇级等三四级市场,势必与当地厂家正面交锋。这时候,竞争的焦点是什么?价格?品牌?陶瓷企业应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下乡之路。
陶企借力世博与亚运大力推广自己
世博会无疑是2010年的一大亮点,也是所有盛会中**容易与陶瓷卫浴产品结合的亮点。各个国家世博馆精彩纷呈,世博会的特许商品赞助、世博会民营企业馆等,都为陶瓷卫浴企业提供了崭新的品牌推广机会和营销机遇。
四年一度的亚运盛事,也是2010年**后一项万众瞩目的国际赛事、国际大事,陶瓷企业积极响应,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
陶瓷企业借力世博与亚运推广自己,效果如何还很难决断,不过能够在“世博年”与热词结缘,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品牌推广方式。
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我国每年都会举办,这意味着包括陶瓷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可以从中发掘商业机会,推广自身,或进一步达到销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