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已落下帷幕,广东共有14人榜上有名,其中佛山的庞文忠、黄志伟、封伟民、霍冠华、潘汾淋5人入榜,这是继七年前,刘炳、霍家荣、潘柏林、钟汝荣4人成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后,佛山再添五位“国大师”。这五位新添的**大师,在传统的石湾陶艺文化基础上,开拓创新,创造出适合于自己创作的风格流派,各具特色,为继承和发扬石湾陶艺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志伟:“线塑”开拓石湾陶艺新技法
个人简介:黄志伟,出生于1966年,广东东莞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陶瓷协会理事。
创作风格:在创作中把石湾传统陶器艺术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外现代雕塑理论有机揉合,独创石湾陶塑新手法“线塑”,使其作品造型豪放,神韵生动,表现出超凡脱俗、清隽高雅的情致。
在佛山新添的五位“国大师”中,黄志伟是**年轻的一位,如此年轻就获得此殊荣,也得益于其出生于陶艺之家,长期受到陶艺文化的熏陶。他师从于中国雕塑界泰斗潘鹤,在继承了其雕塑的创作技法之余,他融会贯通,在结合其他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大胆吸取中国画线描“十八法”与汉代、现代的块面结构神髓交融,拓新出陶塑新法——“线塑”,突破普通雕塑的固有程式,灵活自如发挥陶泥线条特有形态风韵,以泥条的“线”来塑“面”、“形”、“神”,工意结合、新颖别致,使作品主题神韵突出。其创作的《悠闲老子》、《怡情达摩》、《髙瞻远嘱》、《超脱》等作品,多次获得**与省级的评比奖项。对于此次能入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名单,他也表示,这个荣誉意味着石湾的陶艺文化已逐渐被国家所认可和重视,对于石湾陶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潘汾淋:创新精神造就“蚁王”
个人简介:潘汾淋,生于1965年,广东顺德人,现任广东省陶瓷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客座教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技术质量评审委员。
创作风格:创作中突破石湾陶艺以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的传统,在石湾陶艺传统的创作手法基础上,综合自己独创的新技巧、新方法进行创作,作品创作多以昆虫类为题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以昆虫类为题材创作的潘汾淋,有着“蚁王”的尊称。他舍弃石湾陶艺以公仔创作为主题的传统,却开创以昆虫为题材的一派风格,显得有些另类。潘汾淋既不是出生于陶艺世家,也没有在美陶厂受过“熏陶”,这也成了他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先决条件。
潘汾淋1996年开始从事陶艺工作,在经过创作实践后,他发现传统的石湾公仔在前人的创作下已经很成熟,而昆虫类题材的创作却还是一片空白,本着对自然界事物的热爱和陶艺创新的执着,潘汾淋大胆的开创了以昆虫为主要题材创作的流派。其创作的《蚁如人生》、《蚂蚁世界》、《共享成果》、《万众一心》等作品多次获得**和省级的奖项。
封伟民:把瓦脊公仔“请”上案台
个人简介:封伟民,佛山石湾人,出生于1964年,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佛山市工艺美术创作院成员、石湾陶艺(石湾公仔)协会副会长。
创作风格:作品多是立足于传统石湾陶艺基础之上,加入现代的审美观念,融合了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强调作品的装饰性和可观性。
封伟民的作品题材主要以石湾公仔的传统题材为主,有《雄霸天下》、《曹操》等常见的“武将”,也有一些以吉祥物、佛教为题材的作品。封伟民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在传统石湾陶艺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的元素,比如线条、造型上的一些突破,这一直都是他创作的大方向,他也曾表示不会用一种风格来限定自己的创作,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增添一些时代的元素,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着创作风格。
仕女、武将和达摩是封伟民创作的三大题材,在刚刚结束的世博会上,他创作的以反映仕女形象的《花月春风》,在世博展览中,受到业内人士和参观群众的一致好评,被世博会的中国馆贵宾厅**典藏。作品表现的是一对清朝民间女子欲弹欲唱的情节,整体造型融入了佛山瓦脊公仔的神韵,将高置在屋顶上的瓦脊变成了可放在案头细细欣赏的石湾公仔,这是他将传统的高置在屋顶上的瓦脊公仔移到了案台之上的经典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