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铺上花岗岩,美观漂亮,殊不知美则美矣,其透水性却一般,增加了路面的排水压力,还可能在酷夏带来热岛效应。闲暇时喜欢琢磨城市建设问题的锡城市民潘先生日前向记者建议,部分广场、步行街等公共场所的路面硬化率偏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在潘先生的建议下,记者来到金太湖国际城的广场,发现地面铺的都是表面溜滑的硬质石材。广场前后有几棵大树,但左边大面积区域没有任何遮挡物。一个长期在此负责清洁工作的保洁人员说:“到夏天就不行了,热得厉害,绿化又少,路面晒得白花花的,刺眼。”广场前的青石路上,绿化面积也不多,空旷的路面上仅有一个宽约1.5米的长方形花坛,以及1.5米见方、彼此间隔3米左右的绿化点。花坛外围砌的是花岗岩,里面的植物枝叶稀疏。潘先生说:“这样的情形,很容易形成热岛效应。”
有关专家分析,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地方使用整齐漂亮的石板材铺地面。“超豪华装修”后,路面虽然美观了,但**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水,增加了道路排水压力。同时,雨水从路面流失或被蒸发掉,使路面干燥,加重城市扬尘污染。此外,路面硬化吸引、储存并反射太阳的热量,使地面平均温度大幅度升高,增加了人为降温的能源消耗。硬化路面还会引起诸多环境和生态负效应,如使路面的空气交换能力降低,更易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对于路面硬化,我市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积极扬利除弊。从市政部门得知,我市早在8年前就在人行道上推广透水型苏波洛克砖,迄今为止,全市人行道基本都采用透水型砖。近年来,还在梁溪大桥匝道、从梁溪路到凤翔大桥一段的人行道,采用了新型的透水型混凝土,透水率更高。人行道需承载的压力不大,可以使用透水型材质,但机动车道车流量大、承受的压力强,仍需要牢固的硬化路面。不过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减少路面积水,我市已筹划在机动车道上试铺透水沥青路面。建设部门则表示,我市有相关批文要求住宅项目、商业项目尽量使用透水型砖,但并无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