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人很快从经营红豆杉绿化苗发展为兼做红豆杉盆景。相较于绿化苗,红豆杉盆景种养要复杂得多。绿化苗培育到一定时日后带土即可运输销售。盆景栽培则不然,在地里培育到入冬后,要将其植入营养袋请进大棚,以防霜冻。营养袋里基肥的调配亦有讲究。同时,还有生根技术、修剪技术及抑制生长技术等方面的学问。永福人在与明溪种植户的互动中开始将技术一点一滴地传授给明溪人。
明溪人将装在营养袋中的盆景“半成品”卖给永福人后,永福人用精致的花盆将其包装销售,附加值一下提高了数倍乃至数十倍并十分畅销。价高的红豆杉盆景甚至卖出了千元高价。
如此高的利润空间让明溪人坐不住了,大家纷纷投资建设盆景基地。李水平投资百万元建设基地,曾钦书建立260亩基地,胡坊镇的巫德明种植了220亩。
去年,浙江投资商陈光明在明溪一举买下500亩红豆杉苗木基地,并斥资千万元运作盆景,成了明溪**大的“盆景大户”。
建立基地,钻研技术,不断提升附加值。李水平靠自学剪出很好看的圆形、塔形树冠;陈光明引用农业上的催果技术让盆红豆杉4—5年即可挂果(通常情况下8—10年挂果);而曾钦书则在出售盆景时会在盆面上撒上美观又保水的珍珠岩,同时在上面装饰小红灯笼及仿真蝴蝶等小物件。
而南方制药公司,对于红豆杉盆景这块正在形成的巨大蛋糕,也颇为看好,公司红豆杉基地部经理陈伟民表示,公司不排除向盆景市场进军的可能。
延伸产业链,红豆杉多元化经营成趋势
“陈光明的到来,搅动了红豆杉苗木产业的一池春水。”明溪县生物医药办主任黄靖绥说。在明溪,陈光明在涉足盆景业的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加工业。去年,他将红豆杉叶子加工制作成有保健作用的叶枕在林博会期间试卖,一个卖488元,大受欢迎。他随即开始在明溪生态经济园区内征地20亩,动工兴建红豆杉叶枕加工企业。
当下,明溪在城市及产业品牌建设中考虑将红豆杉元素列入其中。如“绿色通道”建设以红豆杉为主要树种、拟建红豆杉公园、红豆杉广场,拓展红豆杉生态旅游等,延伸产业链。
明溪的红豆杉产业有较强的区域带动性。现在种植基地已向三明、清流、大田等多个周边县市延伸。不久前,厦门厦生园林建设集团亦引种明溪红豆杉至龙海种植500亩。今年“9·8”期间,“厦生”与明溪签约斥资2亿元在明溪打造包括红豆杉在内的珍稀树种苗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