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这个环保词汇不仅流行在城市,在农村的家庭、学校,这一时尚的生活方式同样受到大家追捧。
在无极县里城道村村民李丽红家,记者看到,冬天取暖,做饭再也不用油烟冲天的煤炉,取代它的是一台燃烧天然燃料的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
无极县里城道乡里城道村村民 李丽红:家里的柴火都能制成压块进行燃烧,这一冬天,做饭取暖,这一个炉子就够了,既干净又卫生,比买煤节省三四百
普通的采暖炉利用的是低效,污染的燃煤,而生物质炊事采暖炉的燃料是百姓家里常见的玉米秸、玉米皮、花生皮等废弃物。乡里的生物质压块厂统一把这些生物质废弃物制成“天然燃料”,“变废为宝”。 据了解,同李丽红一样,目前无极县已有8000多家农户使用这种高效、环保的炉具。 今年该县这项节能减排的惠民工程将延伸到五个乡镇。
无极县里城道乡政府乡长 赵玺:我们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对我乡23个村4500户农民的冬季燃煤炉子进行改造补贴,这样就让全乡农民直接受益300多万元。通过实施这项工程,每年可取代煤1万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碳2万多吨。
在正定县,各学校纷纷开展了以环保为主题特色小活动。西北街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精心编排的《环保话剧》向广大师生宣传了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五年级同学们利用旧挂历、小布头制作环保手提袋,利用旧纸盒、铁丝制作心目中的“绿色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