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低碳金融”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作用巨大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日期:2010-09-14 18:27:0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加强政策引导,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于低碳产业。”这是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天津

  “加强政策引导,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于低碳产业。”这是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首届全球低碳金融高层论坛上提出的。

  为顺应全球低碳革命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践行低碳理念,创新低碳金融业务,充分发挥低碳金融在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球低碳革命和低碳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9月10日在全球低碳金融高层论坛上,参与论坛的国内外政府部门官员、金融界人士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就低碳金融、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业内人士认为,论坛的举行将有效促进和深化低碳金融领域的全球对话与合作,有效沟通低碳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观点,并充分发挥低碳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让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到低碳产业中

  中国要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毕竟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减排的巨大难度;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较高,尤其是重化工业,加之工业大而不强,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我国在减排目标实现上面临巨大的挑战。

  易纲表示,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承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通过在碳排放配置限额下进行的碳交易,可大大提高效率,减少整个社会的减排成本,而金融机构在碳交易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都是参与碳交易的主要机构,也是价格发现者。易纲表示,我国当前关键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让市场主体积极进行交易,**终令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到低碳产业中去。

财政资金将积极引导培育低碳市场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下一步,我国财政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将注重培育市场机制。财政资金**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保障,培育低碳企业,支持重大示范工程,形成低碳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此外,财政机制也要有所创新,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财政资金将由支持项目投资为主,转变为支持技术应用、提供消费补助为主,培育低碳产业的消费市场;同时,还要加强财政与金融的协作。低碳产业发展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金融是低碳产业发展的主渠道,财政主要是要起到引导作用,弥补市场失灵部分。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表示,发改委正在推动碳排放交易工作,鼓励东部人均GDP高于10000美元、地方政府有意愿的地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发改委还将就《自愿减排管理办法》征求各方意见,并于近期出台。

推动低碳工业发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论坛上提出,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鼓励支持的发展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和应用工程,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低碳工业发展,利用好投资新机制。

  他表示,工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目前工业占GDP比重约为43%,但能耗占全国的70%。工信部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将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以节能环保新能源、先进制造、生产型服务业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的先进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现有生产力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基建设备的同时,加大应用先进适用性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应用推广低碳技术,进行应用示范。在加快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以较少的化石能源消耗,实现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大力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业、新设备和新材料。

  一天的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全球低碳金融高层论坛的举办,沟通了低碳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观点,充分展示了低碳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更多>>

低碳金融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