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玉石消费难以融入国际 文化差异是主因

来源:新疆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0-09-02 10:52:0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追本溯源文化差异是主因  “我以前回国探亲时也购买过玉石饰品给澳大利亚的朋友,当时认为周围的人对中国文化

  追本溯源 文化差异是主因

  “我以前回国探亲时也购买过玉石饰品给澳大利亚的朋友,当时认为周围的人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那么玉石很有中国文化的韵味,一定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可是带过去后,得到的仅是礼貌性的‘谢谢’,并没有预期的那种喜悦,直到前两年奥运会的金镶玉金牌问世,以及我购买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片《玉石之路》的碟片放给他们看,他们才对玉石有了兴趣,问了我很多关于玉石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侨居澳大利亚的王女士曾给记者讲过这样的事例。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玉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中,玉石高贵而有气节,其古朴、内敛的品质也是中国人追求的品格。但这种文化并不被西方人所接受。相比较而言,西方人显然更喜欢钻石、黄金、宝石那样闪亮度更高的物品。而被国人追捧的玉石本身却是黯淡无光,唯有握在手中,用肌肤才能感受到它的温润。

  做玉石生意的刘先生对此作了自己的分析:如果用东西方喜好物品的差异来描述做人的品性,那么玉石就好像是中国人,内敛、含蓄;而黄金、钻石等则代表了西方人的张扬、外向。这个分析,也得到了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认可。

  除了这种对玉石文化的认同不一致外,东西方之间对珠宝玉石的加工文化或者说审美观显然也不一致。

  记者有位朋友对玉石小有研究,而她在挑选玉石时对雕工颇为在意,她认为玉饰的价格是“质地+雕工”的价值体现,这也是被国内的玉石消费者所认可的。走进任何一家玉器店,无论是店主推荐还是消费者挑选,都会对雕工进行一些探讨。

  而对西方人来说,雕刻显然不是他们购买珠宝的**,因为他们更喜欢镶嵌型的珠宝,这也是翡翠类饰品能够在欧美珠宝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此外,东西方传统的动物图腾文化也不一致。我们日常所见的玉饰造型以玉镯、观音、玉佛,以及一些传统文化中的图形如貔貅、蝙蝠等有吉祥寓意的造型为主,而西方人则对鹰、狮、虎等造型更易产生认同感。

  不得不说,文化差异成为玉石消费打开世界市场的一个主要障碍。

  细观市场 鉴定标准成瓶颈

  由于新疆和田玉开采过剩,导致资源匮乏,地方政府为了保护这一资源因而对开采制定了相关制度。以今年为例,由于制度规定,和田地区减少了对和田玉的开采,很多拾玉人只能在洪水之后去捡拾籽料。“今年洪水没有带下来多少好玉,收购价格很高。”常年出差南疆地区的帕尔哈提,每次都会带一些玉石籽料,但今年却只带回了两块拳头大小的籽料,送去玉器店鉴定后,对方给的收购价是5万元,他说挣了不到1万元。

  克拉玛依西路军区总医院旁的一家玉器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因为和田玉开采量的减少和收购价的提高,目前首府玉器市场上的俄(罗斯)料、青海料开始增多,这两个产地的玉石价格要低于和田玉很多。而实际上,俄罗斯阿尔泰玉在清代就是和田玉的一支,仅因为边界的变化价格就一落千丈,远在和田玉之下,这种价格差在西方人眼里是不符合逻辑的。在西方人看来,因为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同样成色、品质的一枚钻石,不论产自南非、亚洲还是欧洲,其价值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而玉石呢?即使是同一产地的玉也会有差异,比如和田玉就分为籽料和山料两种,加工好的玉饰上有带皮色和糖色的价格也就会增加,这样的区分方式,不要说是普通消费者,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得多人“会诊”才能确定**终品位。

  由于影响玉石价格的因素太多,玉石分类纷乱繁复,目前国内仍屡屡出现生产商、经营者为转嫁开采风险,哄抬玉石价格,不但定价随意,而且动辄炮制话题影响价格走势。

  如,连是否称得上玉石还尚有争议的黄龙玉,在昆明石博会上,竟标出了令人咋舌的9000多万元。这种现象和难以捉摸的价格体系,让西方消费者望而生畏,也让玉石经营者敬而远之。

1 2 3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