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五金锁具铁匠 手工艺品年产值2000万元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0-08-24 12:39:4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原来靠打铁为生的儋州铁匠村,历经几代人努力,成为一个手工艺品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一村一品&rdquo

  原来靠打铁为生的儋州铁匠村,历经几代人努力,成为一个手工艺品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一村一品”典范村,村中几乎户户是作坊,人人有技艺。

  铁匠村:不闻丁当声但见木制品

  走进铁匠村,绿树成荫,水泥村道通向各家各户门前,球场、活动广场、文化室一应俱全,就连村门都修得气派。这是位于儋州市北岸地区木棠镇的一个村庄,该地区十年九旱,早年很多当地人种“望天田”难得温饱,不得不外出谋生。

  但是,现在铁匠村几乎没有人外出务工,也没有丁当的打铁声。取而代之的是,村中嗡嗡作响的小型机械声。

  “这里打造的花梨木等木制工艺品远销全国多个大城市,年产值2000余万元。”21日上午,随行的木棠镇镇长孙占南向笔者介绍说。据悉,铁匠村1700余人,大部分村民从事木制工艺品的制作及相关工作,这里几乎户户是作坊、人人有技艺。

  十年九旱“铸”出铁匠村

  在儋州,说起北岸地区,很多人脑海中想到的是“火山岩”“久旱不雨”“望天田”等。铁匠村的自然条件亦是如此。

  在村民李良英家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房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锁头,百年铁匠村的历史就是从“锁头”“船钉”这样的铁具开始的。

  “铁匠村**次外出‘打工潮’始于清朝末年,当时铁匠村还叫‘北岸李村’。”铁匠村委会主任李巨川说。作为“村官”,他经常搜集和整理铁匠村的历史。

  他告诉笔者,当时面对着恶劣的自然条件,恰遇动荡的年代,铁匠村人常常被迫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心中饱含着多少辛酸和不舍,“其实,说‘逃荒’更加准确些。”

  到了20世纪早期,一些外出闯荡的铁匠村人习得打铁技艺后,返回村里,筑炉打铁,主要打造农具、船钉、锁具等,以一传十,逐步发展成“户户有高炉、人人会打铁”,“铁匠村”这个名字也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逐渐出名的。特别是铁匠村铸造出的把门“铁将军”,在儋州、临高一带颇有名气,村民们还经常到儋州白马井、临高新盈一带沿海渔港去打造船钉。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